”欧阳昭明再次变得激动起来。
苏凌叹了口气道:“冤情自然要昭雪,不过不能操之过急,昭明兄,还是继续仔细讲一讲当时的事情,说不定我可以帮着找些破绽出来,这样也就有可能顺藤摸瓜,找到一些被隐藏的证据......”
欧阳昭明点了点头,继续道:“萧元彻思忖良久,便问我叔父,户部粮仓之中,还有多少存粮......”
“你叔父实话实说了?......”苏凌问道。
“自然不敢......此事关系重大,一旦我叔父实言相告,怕是萧元彻直接会与叔父划清界限,直接下了逐客令了......所以叔父按照丁士桢大人教给他的话,跟萧元彻说,三大粮仓,储粮皆满,更有账册可一一对照......”欧阳昭明说道。
“也就是说,萧元彻根本就不知道,粮仓粮食失踪的事情,对吧?......”
这一问是苏凌有意相问,虽然说得好似随口一问,其实,这个问题,对于苏凌来说,至关重要,只有弄清楚萧元彻到底对户部当年粮食失踪一事到底知不知情,才能大体上确定,欧阳昭明叔父之死,户部赈灾粮款贪腐案,萧元彻到底有没有参与......
欧阳昭明点了点头,斩钉截铁道:“自然是不知情的......不仅是他,此事除了我叔父、户部老尚书大人还有丁士桢三人之外,在无人知情......而且,我叔父也并非因为此事获罪而死的......”
“不是因为此事获罪的?......换句话说,你的意思是,丁士桢在极短的时日内,真的凑齐了三大仓的粮食?而且粮食数目还与你叔父账册上登记的数目一致不成?”苏凌有些讶然地问道。
“只多不少啊,而且只用了三日!......”欧阳昭明有些激动的说道。
“我叔父将建议告诉了萧元彻,萧元彻没有任何反对,立即便答应了,他说,丁士桢这样安排是对的,毕竟赈灾之事,是户部的职责,由他提出,自己响应,这样的处理方式,最为恰当,叔父闻言大喜,于是,便约定,三日之后大朝会,由丁士桢上奏此事,萧元彻力保促成......”
“所以说,京都那次轰动全城的捐银捐粮捐物赈灾的事件,其实是由你叔父和丁士桢、萧元彻三人一力计划并促成的?!......”苏凌问道。
欧阳昭明点了点头道:“不错,事实上就是如此,只是我叔父是暗中做事的,明面上是丁士桢大人和萧元彻两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