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上见了真人,自然就”
可谁又能想到,那仅仅是个开始!
内务府倒是雷厉风行,紧锣密鼓地操办起来。
满蒙汉八旗,所有适龄的、家世相当的贵女名册画像如流水般送入乾清宫。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第一批精心筛选的名单被驳回了,理由是“资质平庸”。
第二批挑了又挑的送了进去,退回的批语是“欠缺点意思”。
第三批连内务府总管都快哭出来了,那真是拔尖里的拔尖,结果皇上御笔朱批:“再找!”
这还不算最折磨人的。
最让大臣们头皮发麻的是每日早朝。
每当议完正事,皇上总会状似无意地提起这茬,然后用那种能冻死人的语气开始“闲聊”。
比如今天,议完西北粮草,康熙端起茶盏,慢悠悠地呷了一口,目光似笑非笑地扫过底下鹌鹑似的臣子们:
“说起来,朕近日看了不少秀女的名帖。真是让朕大开眼界啊。”
众臣心头一紧,来了!
康熙点出一个姓氏,那被点到的老臣腿肚子一软,差点跪下去,语气平淡,却愣是让人听出了嫌弃。
不等那大臣辩解,康熙又转向另一位:“这诗朕看了,辞藻华丽,就是这哀怨之气是不是太重了些?东宫可不是伤春悲秋的地方。”
被点名的老臣脸都白了,他家姑娘不过是写了首闺阁诗,怎么就到“哀怨”了?
康熙放下茶盏,轻轻叹了口气,这声叹息比骂人还让人难受:“朕原以为,诸位爱卿平日里治国理政都是能臣干吏,这家教门风自然也应是极好的。
如今看来倒是朕期望过高了。”
“臣等惶恐!”底下哗啦啦跪倒一片,心里都在哀嚎:皇上!您到底想要什么样的天仙啊!
退朝的钟声响起时,大臣们如蒙大赦,几乎是互相搀扶着走出太和殿。
春风拂面,他们却只觉得后背发凉。
“王大人,您看这”
“别提了,李大人,老夫回去就让小女赶紧把诗稿烧了!”
“造孽啊当初到底是哪个起的头提议这事的?!”
众人面面相觑,最终化作一声长叹。
这哪里是选太子妃,这分明是皇上拿着放大镜,在满天下挑剔未来儿媳妇,顺便把他们这些臣子放在火上反复煎烤!
现在他们只有
点击读下一页,继续阅读 迷茫期中 作品《【清穿】之太子拿了黛玉剧本》第404章 大臣们:不辛苦,命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