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界而言,传递的信号便是:“太子对此事并无偏好,全凭圣心独断。”
这至少能最大程度地保护那些被提及名字的女子,不让她们因为他的任何一丝态度而成为众矢之的,免遭无妄之灾。
他既无心,便更不能无意间毁了别人的清誉。
每日准时前往乾清宫,安静地聆听,适时地表达对康熙关怀的感激,不发表任何倾向性意见。
既全了孝道,安抚了老父亲那颗既想放手又万分不舍的心,也最大限度地保护了那些名字被写在名册上的人,避免她们因为自己的任何一丝情绪流露而受到不必要的关注或伤害。
眼看乾清宫的殿门就在前方,胤礽几不可闻地吸了口气,整理了一下表情,确保那温润平和的笑容无懈可击地挂在脸上,这才抬步迈了进去。
*
乾清宫内,康熙正拿着一本簇新的名册,眉头时而紧蹙时而舒展,听到通报声,立刻抬起头,脸上瞬间漾开真切的笑意:
“保成来了?快过来,坐这儿。”
他指了指炕桌另一侧铺着软垫的位置,“今儿天气好,朕瞧着你这气色也好了不少。”
胤礽含笑上前,利落地打了个千:“儿臣给阿玛请安。”
起身后依言在康熙指的位置坐下,姿态舒展而优雅,“劳阿玛挂心,儿臣觉着今日身上松快多了。”
康熙将名册往他那边推了推,语气里带着几分老父亲式的挑剔和不易察觉的炫耀:“你瞧瞧这家,门第是够高了,祖上功勋卓著,父兄也还得力。
只是朕听说,这姑娘平日里极爱热闹,诗会花宴一场不落朕就想着,你这性子喜静,若是身边总有个坐不住的,怕是反而搅得你不得安宁。”
他说完,还略带期待地看向胤礽,仿佛在寻求认同。
胤礽微微一笑,接过梁九功奉上的茶,轻轻放在康熙手边,温声道:“皇阿玛为儿臣思虑周详,儿臣感念。
只是少年人活泼些也是常情,若能明理知进退,懂得分寸,闲暇时有些雅好陶冶性情,这非但无妨,反倒能养出一份开阔从容的气象来。”
康熙听了,沉吟片刻,点了点头:“嗯你这话倒也有理。是朕想左了?罢了,再看看。”
他又翻过一页,指著另一个名字,“那这个呢?家风是极严谨的,姑娘也稳重,女红针黹据说很是出色。
就是朕听闻她平日极少出门,性子是不是过于沉静了些?朕是
点击读下一页,继续阅读 迷茫期中 作品《【清穿】之太子拿了黛玉剧本》第406章 此生,愿不相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