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寂的殿内微弱地回响着。
他在用尽全部的力气克制着作为帝王生杀予夺的本能,只因为,他记得他的保成不喜欢。
盛夏午后的阳光透过窗棂,明明那样炽烈,却仿佛照不进这瞬间被冰封的乾清宫。
*
与此同时,太医院值房内,气氛凝重得能滴出水来。
太医们围坐在一起,面前摊满了历年来太子胤礽的脉案记录和用药方子,纸张窸窣作响,却无人说话,只有粗重的呼吸声和窗外愈发聒噪的蝉鸣。
孙院判眉头拧成了一个疙瘩,手指无意识地敲着一份最新的脉案记录,喃喃自语:“不对确实不对”
胡太医抬起头,眼中也充满了困惑和一丝逐渐升起的惊疑:“院判大人也察觉了?下官方才将这些年的记录对比着看,殿下幼时确实体弱多病,脉象浮滑无力是常事。
可自从十岁以后,经过多年精心调养,虽底子仍薄,但脉象已渐趋平稳和缓,尤其近两年,若非季节更替或过于劳神,已少有如此反复虚浮之象。”
另一位专精儿科的太医接口道,声音有些发颤:“正是此理!按理说,殿下年岁渐长,元气本该日益充盈,即便先天不足,也应是缓慢向好之势。
可如今这情形非但没有好转,这脉象里的虚浮之感,倒像是像是被什么东西暗中不断掏空根基一般!”
“掏空根基”这四个字像一道闪电,骤然劈开了值房内沉闷的迷雾!
所有太医的脸色瞬间都变了。
他们互相看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同样的惊骇和一种之前被他们下意识忽略的可能性——
中毒!
之所以之前从未敢往这方面想,一是因为太子身份尊贵,东宫守卫森严,饮食医药无一不是经过层层查验,皇上更是百般看顾,谁能想到有人敢冒天下之大不韪?
二是因为太子体弱是事实,病情反复也并非没有先例,所有的症状似乎都能用“虚损”来解释。
可如今,将所有线索串联起来——那与多年调养趋势相悖的、持续且加剧的虚弱,那查不出明确病因却总觉不对劲的倦怠,那看似平和实则暗藏衰竭之象的脉息
除了极隐秘、极阴毒的慢性毒药,还有什么能解释?
就在一片死寂之中,角落里一位须发皆白、一直沉默不语的老太医忽然猛地抬起头,浑浊的眼睛里闪过一丝惊惧的光芒,他干枯的手指颤抖着,声音嘶哑而急
点击读下一页,继续阅读 迷茫期中 作品《【清穿】之太子拿了黛玉剧本》第421章 后知后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