荡。
艺术战争已经开始了。
既然选择了成为你死我亡的敌人,那自然不会给安娜任何好脸色看。
这可不是展现绅士风度的时候。
他们怎么能够给骂自己是“nazi”的一派胡言去鼓掌欢呼?
也不是所有缪斯计划的成员,都那幅死人扑克脸。
他们的首席艺术家带头人亨特布尔就在那里大呼小叫的鼓的很开心。
不过人人都知道,这家伙脑子不太正常。
所以也没人太在意。
真正让大家奇怪的是媒体区那边,也产生了两极分化的态势。
新闻人应该是最喜欢这种场面的人。
他们是专业的吃瓜群众。
从中立立场角度来说,安娜和布朗爵士掐的越是你死我活,斗的越激烈,他们越有料可以爆,越是开心才对。
确实有些记者热烈的鼓掌,表现的兴奋不已。
但同样有些艺术报刊的记者,竟然开始收拾器材,当着直播镜头,一脸漠然的准备要离场了。
采访届不成文的潜规则。
在摄影直播镜头前离场,拒绝采访和报道,是媒体人表达最高的愤怒和抗议的方式。
比如2020年,有“欧洲奥斯卡”之称的法兰西电影业最为重要的奖项凯撒奖,因为将最佳导演的奖项颁发给了此时正受到强奸女媒体人指控的大导演罗曼波兰斯基。
就出现了在公布奖项的时候,媒体区记者全体离场的场面。
场面一时一片混乱。
同样恰好举办了差不多50届的凯撒奖,顿时成为了整个欧洲的笑柄,组委会的权威性碎了一地。
“开始了。既然你说伊莲娜家族不重要,那就彻底不重要下去,抱着你那爱的演讲去死好了。”
布朗爵士心底冷笑。
就像他所说。
安娜想打舆论战争,可新闻媒体是他们的主场,任你说的天花乱坠,我压根就拒绝报道,你能怎么样?
这么大的新闻当然不可能压住。
但是嘛。
愤然离席本身职体语言就是一种最激烈的舆论表态——“我不听”、“我不信”、“你是在欺骗公众”。
油画杂志在艺术领域一言九鼎了一个世纪,现在他的威严就体现了出来。
这些离场的记者们,有些是油画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