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准备这次采访。
她在车上还特地倍速的精看了两部关于曹轩的纪录片,一部央妈的本土视角,一部法国tf1电视台的海外视角。
以油画的体量,可能代表油画官方采访到一些顶级的绘画大师不算难。
但采访的出彩,依旧是非常有技术难度的事情。
历史上不是没有出过差子。
05年采访亨特布尔的那期,读者的评价就是不知所云,历史上还有同行媒体采访毕加索,结果被人家给告了,都是被后人所反复提起鞭尸的大乐子。
未必是采访的人不够专业。
而是艺术大师们一个个普遍性格千奇百怪的,超难伺候。
还好。
安娜印象里,这位东方大师蛮温和慈祥的,应该不算多么难接触。
但就算如此。
想访谈节目不至于沦为平庸,也很难。
因为这种顶尖大师,人家出名的时候,她的父亲都还没有出生呢。
在聚光灯下生活了半辈子。
相关采访连篇累牍。
能报道的,早就被前人报道了百遍、千遍,恨不得连喜欢用哪根手指挖鼻孔,都被狗仔抓拍过了。
不能报道的。
人家又凭什么愿意开口向你倾诉呢?
就凭伱是油画?
不,这不够,远远不够。
同质化的内容太多,所以即使是油画,想要在短短一个小时的访谈时间内,挖掘出不一样的内容,也很难。
安娜知道。
布朗爵士正在他的理事长办公室里,用戏谑的眼神无声的凝望着她。
手上这封详细的提问清单,安娜看过。
有问题肯定不会有问题。
就算布朗爵士要给她埋地雷,这种搞采访事故的小手段,也太低级了。
恰恰相反。
按照这份提纲的内容采访,肯定是不会出问题的,四平八稳,不好不坏,完全符合油画这种大型媒体的气度,也是布朗爵士这些年做媒体的基调。
但她相信。
布朗爵士一定会在心中笑笑。
“瞧,小安娜,我都说了,艺术评论领域我是专业人士。就算你当上了栏目经理,又能有什么改变么?照样是我的提线木偶,人肉麦克风不是么?”
布朗爵士是个非常非常知错能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