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数成年人都不喜欢把自己脆弱的一面展现在人前。
何况是刘子明这般有身份的人呢?
“只要别损坏,随你。这里的作品保价都蛮高的。”
唐克斯随口开了句玩笑。
很多艺术展办展成本的大头就在保费上了。类似梵高、莫奈的印象派名家展,时间长作品多一点的,光保险费轻轻松松上百万,够单独另买一张小尺寸的莫奈出来了。
话说回来价格高低都是相对的。本届双年展除了和国立美术馆合作的那个展厅以外,多是些新人的作品,整体价格放在刘子明面前,这话也就只能当笑话听。
“我会给你开双倍支票的。”
刘公子酷酷的说。
他推门而入。
“到时候直接把门关上就好,我就在外面的走廊上等你。”唐克斯在他身后说。
——
“顾为经大约是个怪人。”
后来在面对采访的时候,刘子明回忆起他第一次看到人间喧嚣时的感受,他这样评价道。
他走进的是一间小型的存放艺术品的中转库房。
库房里面有除湿机,有恒温空调,有摄像头,但没有银行金库一样的厚重大门和防弹保险箱,展品也是露天存放。
屋子空地摆放着两件雕塑,有几幅书画作品被挂在墙上。
在打开房间灯的第一瞬间,刘子明就意识到了到底哪幅画是顾为经的人间喧嚣。
讲道理。
这一点也不难。
世界上大多数优秀艺术家笔下的优秀作品,都带着独属于它们的强烈的情感特质。
优秀的画作不会是苍白无聊的画作。
有没有独特的情感是区分优秀与平庸,从凡沙中过滤出黄金的不二法门。
就是因为这些特质存在,艺术品才得以成为艺术品。
一幅优秀的作品到底和普通的作品有什么不同,一些植物通过几千年前东夏人发明的古老技艺变为了纤薄的纸张,亚麻、棉花或者棕榈的被人纺织成布,最后再搭配一些颜料,为什么就能让人喜悦、沉思、惊悚或者颤栗?
真的很难解释。
它就像是某种超越感官的情感体验。
人看到画的时候,看到的不只是画,不是挂在墙上的装饰物,那些蓝色的、黄色的、红色的笔触,对你来说,是南法摇曳的薰衣草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