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戴头冠,身披披风,蹦蹦跳跳的白金女郎没有任何干系。
在舞台上的争吵辩论声中,过往向来以能言善辩著称的艺术总监小姐静止不动。
她用带着丝绸手套的手掌侧托住脸颊,偶尔会有些极平缓的肢体动作,目光沉静的从一位嘉宾移向另外一位嘉宾,一举一动,都如环环相扣的水波。
崔小明想要在伊莲娜小姐面容上找到些类似“原来如此”、“恍然大悟”之类的表情,但他什么都有发现。
她宛如一块风中缓慢飘曳的缎子,沉浸在一种节制的“珠圆玉润”中。
此刻正静静的看着和古斯塔夫教授对话的年轻人出神。
——
安娜的目光落在顾为经身上。
手指抵住脸颊,感受着丝绸在皮肤之间缓慢的滑动的细腻触觉。
她是采访的主持人。
在今天的舞台上,安娜表现的却更似是一位听众,坐在vip观众席上的听众。
普通的观众坐在下方的观众席上聆听,她则坐在舞台上聆听。
“mr.bamcach在耶鲁发表的论文里,曾着重的强调,那篇救世主带有浓重早期佛罗伦萨画派的绘画风格。”顾为经说着。
“是的,他个人喜欢把这称之为创作指纹。”
古斯塔夫微微颔首:“世上每一个人都拥有着只属于自己,独一无二的指纹,而每一个人的指纹,如果拿着放大镜细看的话,又能发现一些醒目的特征点。在刑侦界,早在一百年以前,便开始有侦探根据这些特征匹配嫌疑人。而世上的每个画家,也在作品中拥有这样的特征点,就算那不是独一无二的,至少也是非常独特的特质,学者和鉴赏专家也常常的拿这样的特征点去匹配艺术作品和他们的创作者。”
“据我所知,在写作关于救世主的时候,学者团队一一比对了救世主和接近二十幅现存的达芬奇艺术品及手稿上所留下的笔触风格的特征。这不是一件容易的工作,找不到足够多现成的材料。达芬奇的作品几乎是整个欧洲艺术界最稀有的藏品了,没有之一。有些风格特殊的藏品,人们只知道它们存在,可到底被谁所持有,本身都是秘密。世上拥有达芬奇真迹的私人收藏家不超过十人。”
博士顿了顿。
“此刻,这间歌剧院的舞台上,就坐着这屈指可数的几人之一。我想,她应该也是那篇论文的诞生的亲历者。”
大家都知道古斯塔夫说的是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