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画,就算它后来经过了最顶级艺术修复师的精心复原,收藏家们买的也不是修复师的心血,本质上交易的一直都是那幅破碎斑驳的油画。
每个不同的身份,不同的历史含义之间,价格都有一万倍的差别。
顾为经难道不知道,自己提出了这个观点之后,其实他才是最大的受益者么?
是的。
亚历山大抢夺了对方的油画发现者的名气,拿走了成为艺术世界的焦点的机会什么抢夺,这些本来就不应该属于顾为经。
亚历山大仅是拿到了属于自己的东西。
他却抢夺不走顾为经手里的那幅画本身。
自己所做的事情,不是相当于在为雷雨天的老教堂的背景故事,装订上黄金做成的闪耀书封么?
以前的那幅油画,要只是一个人人都没有听过名字的,因为种种原因被历史埋没的小画家的作品,好吧,就算船票证明了1876年真的有卡洛尔这个人。
这能值多少钱?
在营销的非常非常好的情况下,100万顶天了,拍卖公司抽成还要占到其中很大一部分。
它要是摇身一变,变为了莫奈妻子的作品,甚至变为了莫奈对妻子进行控制、剥削和压迫的证明。
哪怕这个论点存疑。
这幅画也能在顷刻之间,成为艺术市场今年的焦点和宠儿。
1000万刀真不是梦。
甚至比那更多。
投资市场不少情况下,炒的就是文化价值和历史故事。存疑的达芬奇真迹,也不是什么阿猫阿狗的仿作能够拿来沾边的。
亚历山大丝毫不觉得他跳出来抢风头是顾为经吃了亏。
不不不。
这么想就太白眼狼了。
完全是顾为经亏欠他的,要不是没有办法操作,他觉得自己管顾为经要上个百来万美元,甚至雷雨天老教堂价格一半的营销费用,一点也不过份。
“莫奈妻子”的百分之五十,胜过“无名小卒”的百分之百。
他看不起顾为经,但他认为顾为经是这个台上最有义务站在自己身旁的人,他们两个是最牢固绑定的利益共通体。
他拿名,对方得利。
很合理。
“这家伙是后悔刚刚宣布捐出那幅画的收益的鲁莽决定,后悔的失心疯掉了?”
面对顾为经的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