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娜伊莲娜会亲自负责那场访谈,“雷雨天的老教堂”、“失意者的基金会”以及与女画家卡洛尔相关的文字撰写。
不光如此。
一“画”得道。
鸡犬升天。
做为论文的两位撰写人,酒井胜子以及顾为经,两位年轻得发指的画家,也得到了这份鸿运的关照,各自能在本期的杂志里获得一篇属于自己的栏目专访。
这实在是太让人心生嫉妒了。
画家能登上油画杂志的第三版,比登上纽约时报第三版还意义重大。
一来。
他们各自都拥有整整一个独立的版面。
二来。
纽约时报是著名的报业巨头不假,报业集团的总市值要比油画杂志贵上不少。
然则。
术业有专攻。
报业巨头有很多,纽约时报不是唯一的。
它难以称得上是美国的新闻老大,它叫纽约时报,但它甚至都难以称得上是纽约本地新闻行业唯一的老大。
油画杂志社却是唯一的。
它叫“油画”,人家真的就是所有与“油画”相关的艺术行业里的至尊,不光是“油画”,还有水粉,水彩,版画
它是货真价实整个欧洲艺术评论行业的第一名,并能把第二名远远的抛开。
艺术家能登上油画杂志的意义,可能比不上文学家拿个诺贝尔文学奖或者龚古尔奖,但最起码能相当于文学家得到了一篇巴黎评论的专访,相当于获得了某种顶级创作者的光环认证。
巴黎评论为三十四位诺奖得主出过专访,就算没得奖的那些,村上春树、玛格丽特尤瑟纳尔每个人也都是文坛大佬。
油画杂志则为二十世纪以来,几乎所有在欧洲备受认可的艺术家出过单人的专访。将五十年代以后的很多重要奖项的多数获奖者都囊括在内。
而从今以后。
顾为经和酒井胜子,他们也是其中的一员了,可能也是这些金光闪闪的名字之中,最为年轻的两个人。
实在是让人羡慕他们的好运啊。
这场双年展里的很多评委,他们都没有这样的待遇呢。
这项访谈工作本来是由副主编纽兹兰先生负责的,就在大家以为又是一场艺术行业里的佳话即将诞生的时候,少数业内消息比较灵通的人前不久得到了消息。
就在本周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