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温禾府外。
才不过巳时,便有人在门口大排长龙。
门房打开小门时,都不禁吓了一跳。
“你们是?”
他才开口,只见那些人纷纷涌了上去。
“我家乃是太原王家,今日前来递上拜帖。”
“我是太原李家,今日前来递上拜帖。”
“陇西李氏,今日前来递上拜帖。”
“琅琊王氏,今日前来递上拜帖。”
“太原温氏”
那门房以前在秦王府,只是一个扫洗的仆役,哪里见过这样的场面。
他当即便慌的向着众人一拜道:“诸,诸位稍后,小人去请管家。”
说罢,也不等他们反应,便着急忙慌的关上了门,去请示文忠去了。
正堂内。
文忠正伺候着温禾这一家子吃早饭。
“今日这博饦不错啊,是用鸡汤吧,好像最近家里多了不少鸡。”
温禾吃了两口,满意的点了点头。
大唐美食贫瘠,一日三餐吃的也就那些了。
难为这些厨子每天要想着花样做出不同口味的博饦来。
文忠闻言,笑着说道:“近日关内养鸡的人多了不少,如今一只母鸡才不到十文钱,老奴便做主买了一些来。”
温禾闻言默默的点了点头。
想来应该是官府号召的。
旱灾过后,往往伴随着便是蝗灾。
多养家禽放到田地里,可以让它们去吃蝗虫的虫卵。
若是等到蝗虫成灾,那可就来不及了。
寻常的蝗虫是可以吃的,但若是成群之后,它们的体内就有毒素。
家禽出于生物本能,都会避之不及。
“先生,为什么突然这么多人养鸡啊?”问话的是李佑。
他这个年纪,正是喜欢问为什么的原因。
“因为好吃,而且便宜,寻常人家可吃不起羊肉,但人又不能不吃肉,所以鸡鸭便成为他们最好的选择。”
李佑顿了顿,那茫然的神情,显然没明白,为什么寻常人家吃不起肉。
一旁的李泰却笑道:“等我的猪都养好了,那他们就可以吃得起肉了。”
温禾原本想那个告诉他,那也要过很多年。
但为了不打击他的积极性,他便含笑的点
点击读下一页,继续阅读 沉默的脑袋 作品《大唐:开局为李二献上避坑指南》第220章 这是上门求人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