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围倒是多了不少的水渠和水井。”
走到半路上,李世民突然提了一嘴。
跟在他身后的阎立德闻言,知道这是他的表现机会,当即上前说道:“启禀陛下,长安附近的水利也都承包了出去,您现在所见的这段水渠,正是有商人修建的,工部只花了不到五千贯。”
他这算是在邀功了。
但他也确实有这个资格。
“才五千贯?”李世民看着那条连接着渭水的细长水渠,不禁诧异。
“朕记得,往年若是要修缮这样一道水渠,少说也要八千甚至九千多贯,为何这一次这么少?”
他是担心那些商人会偷工减料,欺瞒朝廷。
他之前虽然同意温禾的承包策略,但是心里对那些商人还是带着几分偏见。
毕竟是氏族出身,即便是在前隋,李世民也算的上是天潢贵胄。
他眼见虽然远,可从小受到的教育,让对商人天生有一种鄙夷。
“启禀陛下,商人自然是牟利的,所以他们会压低所购买的材料,比起工部要节省许多,另外他们家中都有劳力,可以省下不少成本。”
阎立本后面那句话说的很隐晦。
但李世民依旧听出了他的意思。
“阎卿是说隐户吧?”
“不知是隐户,还是农户、佃户,那些商人都以免除他们一年租赁,换的薪酬。”
这样一来,等于那些商人几乎没有什么人工成本了。
“哼,还不是吸民血!”
李世民眼眸泛着冷意。
“也不能这么说。”温禾轻咳了一声,想帮着阎立德解围。
“那些佃户一年到头,两季种植,若是交了租,再交了税,留到他们口中的难以温饱,而如今不需要交租,那他们便多了口吃的,至少能温饱了。”
这也是无奈之举。
以现在的生产力,想让全天下的人都吃饱肚子,几乎是不可能的事。
在这个时代,即便是推倒重来,也无济于事。
除了后世那一位,有谁是真的为天下黎民做主的。
麦子熟了几千次,人民万岁第一次。
“唉。”
李世民叹了口气,将话题一转,问道。
“关内道的水渠,如今修缮的如何了?”
“已经完成了十之八九,剩下的到冬日前,都
点击读下一页,继续阅读 沉默的脑袋 作品《大唐:开局为李二献上避坑指南》第232章 你我君臣如履薄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