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养几日。”
他可记得清楚,温禾查军饷贪墨案时的狠辣,连兵部尚书都敢拉下马,何况他一个小小的侍御史。
平稳度日不好吗?
何苦蹚这浑水。
妇人愣在原地,直到晨风吹散灶间的热气,才讷讷地转身去回话。
院门外,崔氏管事的锦袍在晨光里泛着亮,与这小院的朴素格格不入。
几乎是同一时刻,御史台几位官员的府邸也响起了相似的对话。
或称病卧床,或言外出探亲,连平日与崔氏走动最勤的两位殿中侍御史,也让家仆支支吾吾地推脱了。
博陵崔氏府邸的正堂里,檀香燃了半炉,却驱不散满室的沉闷。
“人呢?”
博陵崔氏的老者拄着玉杖,重重顿在金砖地上,杖头的貔貅雕刻仿佛也染上了怒意。
他望着空荡荡的正堂,只有寥寥三五人垂手侍立,气得白须颤抖。
老仆躬身回话,额头渗着细汗:“回阿郎,去请的几位侍御史、殿中侍御史,或说身体不适,或说奉诏出巡,这几位是主动前来的监察御史。”
“一群贪生怕死之辈!”
博陵崔氏的老者怒喝一声,声音在高阔的厅堂里回荡。他岂会不知,这些人是怕重蹈黄允棋的覆辙。
温禾那竖子,短短数月内,竟让御史台的人闻风丧胆,实在可恨!
正堂里的几位监察御史闻言,脸上闪过一丝尴尬,却不敢作声。
他们不过是正八品下的官阶,在这位德高望重的崔氏老者面前,连辩驳的资格都没有。
“诸位能来,足见风骨。”
博陵崔氏的老者缓和了语气,目光扫过几人,带着几分居高临下的审视。
“高阳县子温禾,年少轻狂,目无王法,竟敢擅闯郑氏府邸,屠戮人口。诸位身为御史,当为朝廷清流,仗义执言,此事不必老夫多言吧?”
几位监察御史对视一眼,皆从对方眼中看到了无奈。
他们本想攀附崔氏,却不想是要做这等烫手山芋。
“崔公所言极是。”
为首的监察御史拱手应道,声音有些干涩。
“既如此,便去吧。”
博陵崔氏的老者挥了挥手,连奉茶的意思都没有,仿佛打发几个仆役。
监察御史们躬身告退,走到门廊下才敢松口气。
点击读下一页,继续阅读 沉默的脑袋 作品《大唐:开局为李二献上避坑指南》第273章 崔氏尚未到存亡的地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