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转型和家族的财富息息相关,铁路大王主要盈利就是运费,但是公路运输削弱了铁路的垄断地位和盈利能力。家族成员逐渐失去了对铁路公司的控制兴趣和管理权。
范德比尔特家族深谙多子多福之道,到了第四代的成员已经超过百人,家族财富经过了几十年的奢侈上流社会生活,真的已经不多了。
如果是从前,毕加索只需要出一个名字,范德比尔特三世就会把艺术品展会办的漂漂亮亮的,根本不用科曼操心,说不定还会因为科曼在当中的谋划,给他一笔客观的辛苦费。
可是现在么?确实要精打细算过日子。
好在科曼刚开始就没有占便宜的想法,当即表示可以在上流社会的门票收入上面,补偿范德比尔特家族的辛苦,不会让范德比尔特三世破财。
“事实上这只是一个开始,很多法国公司,尤其是充满了艺术气息的公司,非常看好美国的市场,想要和像是范德比尔特家族这样充满了艺术情怀的家族合作。”科曼满脸的郑重,说的话当中肯定了范德比尔特家族满满的统战价值。
像是范德比尔特这样的家族,科小将拉一把,这个家族就能够生存,反过来要是踹一脚让其坠落也并非难事。
这种态度让已经初步感受到囊中羞涩,同祖父一辈不能相提并论的范德比尔特三世十分感动。
而且他感觉到法国的那些知名度非常大的公司,确实非常符合现在范德比尔特家族的艺术家族定位,忍不住喜形于色道,“我们一定要把展会办的漂漂亮亮的。”
至于展会举办时间,经过科曼的慎重考虑,决定在八月底,那个时候日本虽然还没有正式签署投降书,但和德国正式投降是五月下旬一个性质,实际上柏林战役之后德国就已经完蛋了,只不过缺邓尼茨正式宣布这么一个环节。
八月下旬世界大战已经事实上结束,那个时候的美国应该处在建国以来,民族自豪感最为膨胀的时刻,美国人心情好了,举国沸腾之际,以毕加索为主的艺术展,才会有最大程度上的轰动效果。
科曼没有给出准确的时间,但既然范德比尔特三世做过州长,他就用一种国家大势层面的分析,让范德比尔特三世自己考虑。
不出意外,范德比尔特三世考虑出来了,他和科曼的结果类似,觉得在世界大战结束之际,才会把展会办的更为成功。
要是顺利的话,展会的时间还可以适当延长,不论是名气还是盈利都可以更上一层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