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的男孩虽然长相有很大不同、但是神态和眉宇间的气质最少有8分相似,明显是同一个人分别在孩童时期和成为中年人之后的形象对比。
值得注意的是,这男孩与罗杰所知的米特隆加迪尔斯的长相,有很大的不同。
“如果说是米特隆的孩子,那与他长的也不像。
“除非”
罗杰掏出一枚硬币,而后默念了三遍“这照片中的人是米特隆加迪尔斯”,而后抛出了硬币。
下一瞬,他“啪”地一声将硬币接住,而后将其打开。
“果然”
罗杰看着那明晃晃的乔治三世国王头像,长出了一口气。
“无面人”的扮演守则中最为重要的一条便是:“你可以变为任何人,但是你只能是你自己。”
如果一个“无面人”忘记了这一点,便会很容易在不断地自我变化中模糊了灵魂轮廓,最终扭曲异化。
因为真正的自我不是可塑的外表,而是由精神内核、认知体系和关系网络构成的稳定集合。
在“无面人”的扮演过程中,需要以旁观者的冷静视角,通过持续的内在观察与比对、甚至采用一些特定的媒介帮助自身时刻能够铭记自己的本质,这才能避免在长期的角色扮演中,让面具反客为主地重塑灵魂。
而眼前这名为“孩子”的记录簿,正是米特隆加迪尔斯在成为“无面人”之前所拥有的最为纯净的自我。
名为“童真”的自我!
想清楚了这一点的罗杰快速将那记录簿收起,而后快速翻动起了航海日志。
因为此前已经在“航海家”托尔以及自己的大副菲利普的帮助下阅读过两份海盗的航海日志,再加上最近这几天罗杰一直在有意识地钻研一份合格的航海日志的写作格式和方法,所以现在的他已经能够看懂“火枪号”航海日志的内容。
“果然,布拉托夫就在罗斯德群岛南岸”
与路德维希谢尔盖的谨慎守纪不同,身为“黄昏舰队”编外人员的米特隆加迪尔斯就没有那么自觉和刻意地保护“黄昏中将”布拉托夫的行踪,整体记录的风格较为随意。
透过这些记录,罗杰清晰地知道,米特隆在两日前与布拉托夫在西弥姆岛分别后,后者便继续率领着自己的舰队向西进发,而那正是罗斯德群岛的南部沿线。
确定了这点的罗杰深吸一口气,他站起身来,将航海日志放回了原处,然后回到了船舱中,
点击读下一页,继续阅读 森火地岩 作品《诡秘:大闹钟格赫罗斯途径》第27章 “无面人”的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