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随便找个爆米花导演,至少能保证下限。”
“dc就很困难,你们选择了一条越走越困难的路,需要个性强烈,而又能够包裹住自己个性,同时处理好深刻话题和通俗故事的导演。”
“这样的导演,纵观好莱坞也没有几个,能做到的恐怕也不会执导超级英雄题材。”
一席话之后,杰夫比克斯和巴里梅耶进入了第二阶段,从愤怒变得有点沉默。
如果是其他人讲这些,道理再多,他们也不会在意。
但沈三通是和他们同一位格的,甚至他们都要低一点。
他们是打工人,沈三通是第一代创业者。
没有被他们的叙事驯化,不是为了保护自己基业,为了成为老财战战兢兢第一代创业肥猪,沈三通后面有个实体保护。
平等的交谈才能碰撞思想,沈三通的话难听,但却很难否认。
漫威电影走过了最困难的时候,确实有一种轻松写意,越来越好做。
反观dc电影,每一步都很沉重。
巴里梅耶作为影业负责人,更有深刻体会,诺兰确实有才华,借此迈入了顶级大导行类,可也导致蝙蝠侠导演风格大过了角色风格。
漫威电影却是角色优先,注重情感共鸣。
将英雄立体化,钢铁侠的成长、雷神的自我救赎等角色弧光清晰,观众易产生情感投射。
同时演员与角色绑定,小罗伯特唐尼、克里斯埃文斯等演员与角色高度契合,成为文化符号。
而dc电影角色工具化,缺乏深度,诺兰的蝙蝠侠当然经典,但是诺兰只是导演,如沈三通所说,缺乏一个凯文费奇一样的把握基调的人。
漫威导演在框架内发挥,制片人中心制,凯文费奇作为总舵手,协调导演创意与商业目标。
dc这边因为诺兰的成功,更看重导演的个人风格。
而扎克施奈德的超人,人物核心没有一个优美的弧光,超人反复纠结于身份认同,但没有实现升华,缺乏情感支点。
杰夫比克斯看向沈三通:“你想要什么,你又能给我们提供什么?”
沈三通直言不讳:“我看好超级英雄电影的未来。”
巴里梅耶客气问:“能说说吗?”
沈三通道:“一来好莱坞原创ip正在枯竭,二来你们现实过于沉重,制造金融危机的华尔街没有受到惩罚,现实中没有乐土,观众当然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