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了放映室,沈三通神情振奋对主创道:“相比于票房,主要是我们通过这部戏建立了初步的动漫制作产业链,可以说重塑了我们的动画电影。”
沈三通身旁跟着一左一右。
一个是大圣归来的原导演田小鹏,另一个则是饺子。
动漫这一块在大圣归来之前,最高票房是熊出没,这一世时间提前了,是喜羊羊电影。
喜羊羊电影也不出意外被举报了。
没办法,现在就是这样的环境。
出手的人,表面上是家长,其实是影视一些同行。
只有利益相关,才能持久推动一件事,从舆论再到政策,锲而不舍,不把人弄死不罢休。
一个喜羊羊票房过亿,对比其他所谓有“追求”的电影票房,这不是打脸吗?
沈三通对大圣归来的意义评价毫不夸张,大圣归来之后会重塑动画电影在观众、大众以及官方心中的形象。
前世大圣归来就是这个作用,这一世肯定会更强。
这一版大圣归来最初班底是上影美术厂,可惜时间晚了,有技术的人被挖走,留下的人也荒废了,技术多年没有进行更新。
大闹天宫哪吒闹海都是很经典的作品,但是艺术审美现在和过去不同。
经过一番波折,甚至可以说推倒重来,推翻了2d写意国风,变成了3d写实风格,也就是原版的风格。
有沈三通支持,制作成本高达4亿,比原版高了六七倍。
真金白银哐哐砸下去,效果立竿见影,不仅时间比前世提前了两年多做出来,效果上也更好。
哪怕提前两年,从08年重新确定3d制作风格,也用了五年时间。
从立项开始算起,时间更长。
做出大圣归来,需要钱,但光靠钱不行,更需要时间。
别说是砸4亿,就是10亿,也至少5年时间。
这部戏要重新架构动漫制作的产业链条,从影视基地再到相关人才培养,是在一穷二白上建设,从无到有的构建一套体系。
换谁来都需要花费大量时间。
关键的是如何组织人,把人组织起来,钱才能花对地方,否则砸再多钱也没用。
沈三通最初对田小鹏是有想法的。
原版大圣归来他很喜欢,买了很多周边,但是内核真的不行。
还是那一套,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