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则如同最精准的毒刺,刺中了他内心最深的恐惧——藩镇。林宇在新军根基深厚,如今又挟“除奸”之名,若再纵容其掌控全川崇祯不敢再想下去。
“陛下,”司礼监秉笔太监王承恩小心翼翼地捧着一份新的、盖着四川按察使衙门火漆的密报进来,声音压得极低,“四川按察使密奏,林宇已遵旨撤兵了。其部已于今日午后退离三十里驿,回返重庆府。只是撤兵前,其部将赵猛下令炮击成都府城前空地,炮声震天”
崇祯猛地停住脚步,霍然转身,眼中闪过一丝惊怒:“他还敢炮击?!他想做什么?示威吗?!”声音在空旷的暖阁里显得有些尖利。
王承恩连忙躬身:“按察使奏报,言其炮击之处距城墙尚远,未造成损伤,乃空包威慑弹。意在震慑。”
“震慑?好一个震慑!”崇祯冷笑一声,胸膛起伏,“他眼里还有没有朕!有没有朝廷!”他走到御案前,目光再次扫过温体仁的奏本,那“勒令撤兵”、“押解进京”、“相机镇压”的字眼此刻显得无比刺眼,却又无比符合他此刻的心境。
林宇的撤兵,并未平息他心中的怒火,反而更像是一种被逼无奈的敷衍,那最后的三声炮响,更是赤裸裸的挑衅!温体仁说得对,此风绝不可长!若不对林宇加以严惩,日后边将悍臣,谁还会将朝廷法度放在眼里?
崇祯深吸一口气,眼中闪过一丝帝王特有的冷酷与决断。他不再犹豫,抓起朱笔,蘸饱了浓艳如血的朱砂,在温体仁那份奏本的末尾,力透纸背地批下几个鲜红的大字:
“如拟。严旨申饬林宇跋扈,责令其闭门思过,静候三法司查勘!川省军务,暂由都指挥使司代管。陈茂一案,着三法司并锦衣卫,速遣干员入川,严查!钦此!”
朱批落下,殷红刺目。崇祯丢下朱笔,仿佛卸下了千斤重担,又仿佛做出了一个艰难而冷酷的决定。他疲惫地挥挥手:“即刻发还内阁,明发上谕!”
“遵旨!”王承恩躬身应诺,小心翼翼地捧起那份承载着帝王意志和朝堂汹涌暗流的奏本与朱批,退出了暖阁。
暖阁内,烛火摇曳,映照着崇祯年轻却已显憔悴的脸庞。他望着窗外无边的夜色,心中一片纷乱。他隐隐觉得,自己批下的这道旨意,或许并未能真正平息川省的惊涛骇浪,反而更像是在一座即将喷发的火山口,又添上了一块沉重的巨石。而此刻,远在数千里之外的温体仁府邸书房内,看着那份誊抄回来的、带有鲜红朱批的旨意,枯瘦的脸上终于露出了一个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