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热像仪出来之前,红外大灯也不是不能用,全靠同行衬托啊,大家一样烂。
步兵装备那头,算是都差不多了,除了单兵反坦克导弹长剑厂还在为那个小陀螺仪的批产工艺努力之外,其他的子系统基本上是都试验过了。
雷电-1改的研制工作进度也不错,这个工作本来就不是非常急迫的,导研院正在和碲汞镉正交四元探测器较劲呢。
至于计算机方面,三位师弟师妹正在和精简tcpip协议簇较劲呢,而高振东自己的工作,他在等,等一个机会。
至于别的工作,都是有人在负责,高振东抓大方向、抓资源协调、抓疑难问题,甚至有的,他只管出点子就行。
高振东长舒一口气,今年还是干了不少事情的嘛。
做完这个事情,他起身去了试验室。
试验室里,一个略显奇怪的装置正立在那里,粗看有点像个摄像机,只是个头要大一些。
这玩意,就是线扫热成像仪的原理样机了,而且非常原始。
除了光学扫描、线阵列、冷却装置之外,线阵列后面密密麻麻的引出来64组线,这些线,都进入了一个方盒子里。
这个方盒子里面,是温差电动势读出装置,其实就是一个模数转换系统,负责把每个红外光电二极管的数据读出来。不过高振东是用的轮扫的方式,否则64个单元都要配一个模数转换的话,那就不用搞了,用不起,也装不下。
方盒子后面,有一把数据线引入到了一台djs-60d里面,之所以说是“一把”,是因为这是个并口,信号线的条数远超日后的串口,在电子技术还不够发达的时候,并口比串口好用一点。
而高振东特意熬夜加班,就是为了这个,热像仪嘛,先在晚上用一用试一试。
本章完
点击读下一页,继续阅读 打小就清澈 作品《四合院:我边做科研边吃瓜》第489章 高振东的年终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