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先搞40db。”
这个意见把刘总给整懵了,增益自然是越大越好,你搞个40的肯定干不过70的啊,用两个40连起来的,又会增加系统复杂度,而且总重和体积都比70的大。
“高总工,40是不是小了点儿?”刘总试探着问道。
高振东摇了摇头:“用两个,分两级放大!我知道你们在顾虑什么,从体积重量开销和增益收益之间比值来看,两个40的确比一个70差,但是你们忽略了一个最重要的问题——信噪比。”
“信噪比?行波管对于信号和噪音,增益是同样大小的,不会怎么改变信噪比吧?”
高振东一边在黑板上写公式计算,一边道:“不,我的意见是信号先经过一个40db的行波管放大,经过功分器、均衡器、调节器的损耗后,再进第二个40db行波管放大,从公式计算就知道,两者信噪比差距很大。”
看着高振东在黑板上算完,刘总他们眼睛都直了,这还真不一样。
“不会吧?高总工,信噪比能差差不多20个db?!”
20个db,这个数据非常惊人。
高振东笑道:“反直觉吧?哈哈。这和行波管的输出噪声公式有关,你们不熟悉很正常,这东西你们以前没接触过。不信你们自己算算。”
刘总不信邪,真就自己照着公式算了一遍,的确是差不多这个数。
“高总,你这神了啊,简简单单把行波管一拆二,就大幅度提高了信噪比参数!”
对于高振东,刘总一直是很服气的,只是没想到高振东能让他次次都更加服气。
点击读下一页,继续阅读 打小就清澈 作品《四合院:我边做科研边吃瓜》第662章 新需求的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