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在他们的慈父在世的时候,回答这个问题时一不小心,可能就会喜提古拉格大酒店的体验券。
负责总体的人抬起手,止住了控制系统负责人发言的冲动,在这方面,控制系统负责人有些稚嫩。为了手下的安全,他决定亲自回答这个问题。
“我们并非对自己没有信心,但是我认为,我们需要一股力量,来分担我们的压力。长久以来,我们实际上是在以我们自己的力量,对抗整个大洋公约组织。越是高技术的领域,就越是如此。我们的祖国母亲太累了,她需要休息,需要让她肩膀上的担子更轻一些。”
他的话,让所有人都陷入了沉默。他们不是不知道这件事,而是刻意的在回避这件事。
系统总师继续道:“我的同志们,我们要知道,花旗人已经在认真的、不顾一切的在准备对月球做点儿什么。卢比扬卡的同志告诉我们,他们的最新火箭的运力,是我们规划中的最大火箭的几乎两倍”
这个差距,大概是从50吨到100吨的差距。
在场的其他人都吃了一惊,这个差距的确是有些大。而且他们都知道,自从自己这边连拔卫星、载人的头筹,剩下的也就只有登月是政治收益最高、技术难度相对最低的航天计划。
但这个难度低,是相对的,相对的是登陆九大行星。
其实际难度之大,就连现在公认的世界航天技术第三、而且很有自己的特色优势的南方同志,都不敢在这方面提出任何的计划。
太空设计院的人没有停下自己的话:“我们初步计算过,为了赶上花旗人,我们需要将我们规划中的大火箭,从一级24台发动机提高到30台才能将运力从50吨提高到95吨”
另外一人笑道:“这又如何?难道是我们造不出能塞下30台发动机的火箭?”
他并不了解火箭这个领域,因此思考问题有些简单。
“达瓦里氏,问题不在塞不塞得下,而在于我们能不能控制!24台发动机已经非常困难,30台发动机的控制,对我们的技术和能力来说简直就是灾难性的!”
白熊擅长系统集成不假,擅长用一堆破烂整出个能用的东西也不假,但是n-1火箭,远远超出了他们现在的集成能力。
“难道南方人就有这个能力?”有人对此表示怀疑。
设计院的人转过头看向他:“达瓦里氏,他们有没有这个能力我不确定,但是我确定的是,他们在这方面的能力超出我们的
点击读下一页,继续阅读 打小就清澈 作品《四合院:我边做科研边吃瓜》第1351章 这窗,怎么破回来了?(6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