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小的体积,更大的射程,这意味着什么,他们都知道。但是他们不知道的是,他们看到的防空导弹,并不是最新的。
有人对此并不感兴趣:“这没有意义,我们在这件事情上用的并不是固体火箭,他们也不可能向我们公开火箭推进剂的技术。”
这是一件不用试探都能确定的事,火箭发动机的高能推进剂,和普通的是有些不同的。
但是太空设计院的同志并不这么想:“不管能不能获得,这至少说明他们在火箭技术上有很多我们想象不到的地方。”
“的确有很多你们想象不到的地方,例如,太阳能电池,他们使用的太阳能电池,最高效率可以高达20%以上。这是他们的内部刊物里明确记载的。”
内部刊物不等于涉密材料,他们还是能搞到的。
“20%?我们应该找他们买一点。”太空设计院的同志的注意力马上就被这个新消息给吸了过去,南方同志的好东西,还真多。
太阳能电池板说不重要也可以说不重要,毕竟他们都是上核电池的,但是说重要也很重要,核电池不能包打一切,这东西的能量密度虽然非常高,但是输出功率就有点难绷。
此时,一直在旁边一言不发的一位同志,仿佛是下定了决心一般:“我同意和他们开展合作。”
同志们看向他,但是却有些迷茫,你特么一个经济相关的,火箭上的事情你瞎掺合什么。
“达瓦里氏,你有什么看法?”但是话不能这么说。
这位同志偏了偏脑袋,撇了撇嘴:“从我个人意见来说,我赞成和他们开展合作。因为从经济上,这是一笔划算的买卖。我们需要用钱的地方太多,我们需要尽量的找人分担我们的支出。”
以白熊的情况,哪怕是到了石油危机之后,经济实际上也并不宽裕,而产业结构的不合理,更加加重了这一问题。
还有一个问题在于,他们和经助会国家之间,巨大的体量差异,使得人们有意无意的忽略了一件事:他们需要人分担压力。这种压力,包括军事上的、政治上的,也包括经济上的。
白熊的想法:就他们那体量,有和没有一样。
其他国家的想法:我们上去了也没用,太少了。
然而南方人在这一点上,就显得顺理成章了很多。地盘虽然没有自己大,但是人口比自己多啊。
几乎打光了一代青壮的白熊,在这方面的劣势非常
点击读下一页,继续阅读 打小就清澈 作品《四合院:我边做科研边吃瓜》第1352章 南部海域的台风(5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