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志多看看,也能想得到,毕竟问题已经找到了。”高振东自己觉得,这话不是谦虚,是实话。
问题找到了,能解决的就针对性解决,不能解决的就靠管理制度解决,两者结合,不会有什么问题。毕竟毛熊这么多石墨堆,运行几十年也就炸那么一个。
两位同志看他两眼,这位同志哪儿哪儿都好,就是说话有点伤人。我是想不出办法吗?我是找不到问题啊!
“你说,你说,正好都在,咱们一勺烩了。”防工委领导很是兴奋。
能不能彻底解决问题不好说,至少能给同志们一些启发,加上管理制度,这种已经被发现的问题,问题不大。
至于高振东是怎么学懂反应堆这一摊子的,他懒得想,天才这玩意儿,还真说不清楚。
高振东伸手在桌上拿起一个笔记本,翻开来一条条的念。
“增加额外的控制组件,阻止反应堆在低功率下运行。”
两位搞反应堆的同志连连点头,既然低功率下容易产生问题,难以控制,干脆就别运行了,反正低功率状态都出现在检修、换料等环节,不差那一点。
“增加控制棒控制系统,人工作为监视、确认和备份,尽可能从系统层面上抑制违规状态的发生。”
也就是说,只要不是故意的、反复确认强行操作,想将控制棒彻底提升出来都不可能。
“增加正常工作时可操作调整的控制棒数量,增加系统冗余。并提高控制棒的操作速度,缩短功率非期望性暴涨的过程时间。”
成本、复杂度换安全,高危系统必不可少的一种处理方式。
既然速度太慢,那就加速。
“至于修改控制棒和调整中子吸收剂数量等方案,我不是这个专业的,就不多说了,同志们比我熟悉。”高振东这句话才让两位同志意识到,这位同志还真不是搞这一行的。
全才啊!不是这个专业的都能发现问题惭愧惭愧。
不过高振东这话,也就他们俩相信,对于防工委领导来说,不管真假,反正他是不信的。
他嘴里的“不懂”、“不熟”、“没什么研究”这类话,那是半个字都信不得!
高振东最后还不忘补充一句:“实际上,最重要的一点,还是根据反应堆的情况,对管理制度进行完善,在执行上严格要求,没有这个,再多的方法和手段,也是发挥不了多大作用的。”
两位来自西北的同志很
点击读下一页,继续阅读 打小就清澈 作品《四合院:我边做科研边吃瓜》第1359章 别摇了别摇了(5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