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对国计民生的意义的话,毫无疑问没有一些大宗钢种来得大。
偏偏这些东西还冷门生僻、要求高难度大,门类还不少,搞起来很耗时。毕竟搞一种新材料的时间,可不会因为用量小就缩短,甚至还会更长,因为要求高。
眼前这位高委员毫无疑问在这方面是承担了大量工作的,仅仅为了用量没几个的船堆,就占用他的时间,这让同志们觉得有些不太好。
高振东摇摇头:“不打紧不打紧,有些东西是相近的,我搞起来,应该比别的同志要快。你们这个也很重要,能不耽搁尽量不耽搁。而且我的工作安排我心里有数,我有办法,没关系的。当然,我不保证都能搞好哈,呵呵呵。”
他的话,让同志们很是感动,高委员还能有什么办法?不就是挤时间,用自己的精力和健康换取技术的进步。要知道一个人能力再强,也总要花时间才能做事。
“这”搞船堆的同志有些犹豫。
倒是防工委的同志,知道高振东决定的事情,那是没法改的,而且这位同志也很神奇,总是能有办法做出远超正常人工作量的成果来。
“不用犹豫了,高委员也是关心你们堆的发展。这样,按照他说的做吧。”防工委的同志道。
“那行,我这就回去办手续,把这些材料相关的更详细的内容,尽快给你送来。”就算是知道这件事情一定能得到批注,但是手续还是要办,不能乱了规矩。
“行,那我等你们的消息。”
高振东这才将两位同志送走。
“他说他再想办法?”防工委领导一边准备在相关手续上签字,这手续不多,但是厚度却很厚,毕竟已经搞好的材料就已经数量不少了。
“是的,只是我不知道他哪儿来这么多时间。说实话,仅仅是现在的收获,就已经让研究船堆的同志喜出望外,一路都很激动。”防工委负责相关工作的同志汇报道。
“嗯他既然这么说,那么他应该有把握。这一点他早就证实过很多次了,不用怀疑。你们要做的,就是两点:保证安全、保证健康。”也真奇怪,振东同志这身体,那真是跟铁打的一样,这种工作强度,居然屁事儿没有,连搞科研的同志常见的胃病都没见着,他那个公费医疗本儿,这么多年干净得跟新发的一样。
而且他吸收过白熊最新石墨水冷堆的设计,也许他在这个的基础上,对材料方面有了新的想法也说不定。别人是外行看热闹,但是对于振东同志这类人来说
点击读下一页,继续阅读 打小就清澈 作品《四合院:我边做科研边吃瓜》第1364章 好心的北方同志(4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