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飞起来感觉怎么样?”这是负责气动的同志最为关心的地方。
“总体还好,雷达设备舱、新增燃油舱等重要舱段位置与原有炸弹舱基本一致,对飞机的重心改变并不大。不过顶上的天线带来的影响不小,但是总体还能控制。飞行品质有下降,但是能接受。”试飞员一边回想一边道。
飞在空中忙着呢,试飞报告自然不可能一下飞机就能拿得出来。
“真的?那就太好了!”负责气动外形的同志放下了一大半的心。
这个又长又大的涡桨发动机带来的变化可不小,为了把这台涡桨机装下,发动机舱整整向前伸出了一两米,而这一两米的改变,带来的是操纵性和安定性的改变。
同志们对此的应对,是加大了水平、垂直安定面总面积,增加腹鳍等,总之是用最简单、直接、明了的手段来解决这个问题,毕竟这是一架老飞机,太深奥的手法一是搞不定,二是没必要。
这么巨大的改变,让同志们心里有些没底。
此时接到试飞员同志的初步肯定,让他们心里放下了一个重担。
“不过”
“不过什么?”最怕的就是这种转折。
“不过,能明显感觉得到,这个飞机比起图-4来,有一个天生的偏航力矩,不大,但是很难受,必须时刻进行修正才能保证飞机的航向和姿态。”
试飞员同志都是图-4的特级飞行员,飞机偏不偏,一上手就知道。
搞气动的同志闻言,大惊失色。
“原来刚才起飞时在跑道上扭的那几下,就是因为这个?”
“对,一开始以为是起落架有什么问题,不过我们很快就控制住了。不过上天之后,这个偏航滚转力矩依然存在。”
试飞员同志的话说得有些轻描淡写,但是同志们都知道他们在起飞和空中到底承受了多么大的风险。
几位搞气动的同志直扑飞机,按说已经在尽力加大稳定性措施了,怎么还天生偏航?也没有什么不对称的措施啊。
试飞员同志已经被同志们接着回营房,几位搞气动的同志还在看着机场上的飞机,喃喃自语。
“难道是因为天线旋转带来的力矩?”和直升机一样,头上有个巨大的转动结构,在转动的时候自然会带来一个转动力矩,绝大部分直升机尾部要加一个尾桨或涵道,这就是最大的原因。
“不对啊,这天线现在也没
点击读下一页,继续阅读 打小就清澈 作品《四合院:我边做科研边吃瓜》第1366章 都挺好,就是有点偏(4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