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委不会提出这个要求来。
防工委对三弹头的总体投射重量并没有规定,说明现在小型弹头的小型化程度还并不明确,但这已经是一个好消息。
就算是小型化不多,在一定距离上依然只能扔一个弹头,但是只要这个弹头的重量减轻,那就能带来更大的射程。
“这可是个好消息!哈哈哈!一步到位啊。”
“嗯,这个带劲,单弹头多没劲。”对于他们来说,单弹头的难度几乎不存在,毕竟不论是火箭发动机、单弹头的控制和制导,其实几乎都在共用下面级的技术,这些技术和弹头数量没有什么关系。
唯一要说复杂的,大概是某次会议上某位同志提出来的充气诱饵的存在,使得弹头变得复杂了一些。
所以他们才说在弹头方面,单弹头没劲。
“巧了,还别说,为诱饵准备的一些技术,其实是能用在多弹头上的,特别是这种集束型多弹头。”
“任务更重了啊,哈哈哈。”任务更重了,但是同志们脸上的笑容,却更加的灿烂。
——
高卢首都,三角飞机公司总部。
“我们的新飞机怎么样了?我的贝松先生。”
此时脸上挤满了笑容,正在努力向着自己的支线客机项目总监展现着笑容的,是三角飞机公司的总裁。
贝松对此胸有成竹:“进展一切顺利,飞机的主体设计已经完成,我们已经在投料,开始生产用于静力试验的飞机。”
用于静力试验的飞机,对于子系统的要求没有完整机型那么高,可以先行下料生产。对于能早一分钟研制出飞机,就能早一分钟投入到与花旗佬争夺市场这个大计中来的三角飞机公司来说,可谓是分秒必争。
“哈,这真是个好消息。速度真快,干得不错,我的总监先生。”
“总裁先生,这架飞机能这么快,应该归功于您在此之前多次的大胆决策和努力。”贝松总监脸上的表情非常自然,谁说白人不懂人情世故来着?
不论真假,他的话无疑让总裁先生极为受用:“不不不,我只是做到了我该做的。贝松先生,是你们的努力造就了这一切。”
“不不不,我们不能无视您在这场与花旗佬的角逐中的巨大作用。正是您多次大胆的决定与东方人合作,才为我们带来了更好的软件、更快的设计计算机,还有更加庞大的人力和设备资源。”对于主导这个项目的贝松总监来说,从来没
点击读下一页,继续阅读 打小就清澈 作品《四合院:我边做科研边吃瓜》第1367章 最长的那块板(5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