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了,而加长长度,大不了就把磁带做大一定就行。
“考虑过,但是计算下来,还是放弃了,一是速度太慢,二是随机读写能力太差,第三,如果要做到大容量存储,实际上体积也不算小。”
同志们并非什么都没做,手头有的,能够得着的,都考虑过。
高振东点了点头:“其实,你们考虑用盘的想法,倒是大差不差。”
作为当前最容易实现随机读取的存储结构,“盘”这个东西的确是最优解,因为它至少能实现二维存储,而且同时还能实现性能虽然不是非常高,但是够用的随机读写能力。
实际上,如果不是我们发明了u盘,同时半导体器件价格大幅下挫,在软盘之后的便携大容量移动存储器,依然会是盘。
例如昙花一现的zip驱动器、ls-120驱动器,这两个东西曾经在pc机的bios设置里还能看得见,当然也包括功能有点单一的md碟片。
而且即便受到u盘的冲击,dvd也依然坚挺了比较长的一段时间。
小高所长大喜,高所长都肯定了,那肯定他有什么想法。
“高所长,你有主意了?”
高振东点点头:“盘这种东西,实际上原理和用笔在纸上写字差不多,想要把数据密度提高,其实就一个办法,把写字的笔,弄得小一些。”
“可是我们就是找不到写字的笔。”池所长道。
高振东指了指桌上的计算机:“实际上,这支笔你们接触过,当然,不是直接接触,是间接接触。”
“接触过?该不会是ram或者rom吧?那东西也太贵了,而且现在的密度也不咋样啊。”小高所长看着计算机道。
高振东摇了摇头:“不是。你想一想,计算机上最小的元件是什么?”
“最小的元件小电阻电容?小功率低耐压的三极管?”小高所长对电路很熟悉,能想到的单体元件,就是这些。
高振东摇摇头:“不是,看不见的那种。”
“啊,我知道了,是晶体管!cpu、ram里面的晶体管!”小高所长明白过来。
有了他的提示,池所长也知道高振东说的是什么东西了:“激光!你说的笔是激光!这些晶体管是光刻出来的,那才是最小的笔!”
高振东点点头:“对了,我们就用激光做笔!我们在盘体上用激光刻出一道道小坑,然后再镀膜,利用这些小坑的长度作
点击读下一页,继续阅读 打小就清澈 作品《四合院:我边做科研边吃瓜》第1369章 和高卢人一样的烦恼(5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