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
仪琳听到妈妈,心中一暖:“妈妈还在人世吗,庵里不少师姐都像我一样,幼年被师父收养,她们全是因为自己的妈妈死了,没有人照顾,我就以为我妈妈也”
“你妈妈未必就是死了,当年是我把你妈妈气跑的,她没病也没灾,可能还活着,但我不知道她去了什么地方!”不戒大师诉说心声:
“你妈妈以前做过尼姑,料想仍旧待在尼姑庵里,我每年外出,就是为了寻访天下间的尼姑庵,但我走南闯北,就连关外西域苦寒之地也寻了一个遍,却始终找不到你妈妈的音讯。”
不戒大师寻觅爱妻十数年,至今初衷不改,一心一意渴望着破镜重圆。
仪琳听到这里,不禁红了眼眶:“爹爹你到底做了什么,竟然把妈妈气的十几年不愿回家?”
不戒大师满脸苦闷:“那其实是一场误会,真的琳儿,绝不是爹爹对不起你妈妈。”
他随即讲起当年与仪琳妈妈的爱恨纠葛。
仪琳妈妈原本也是尼姑,出家时发誓遁入空门,终生不嫁,谁知不戒大师对她穷追不舍,她被不戒大师真情感动,于是嫁人生子。
结果有天不戒大师坐在家门口,与一位路过的年轻妇人拌嘴,那妇人性泼,骂了一句:‘不要脸的恶和尚,无耻下流,调戏妇女’。
这番话正好被从河边洗衣回家的仪琳妈妈听见,仪琳妈妈眼见为实,以为不戒大师本性如此,就觉得自己所托非人,遭了欺骗,于是一怒之下离家出走。
不戒大师讲完这件事,想起黄四喜坐在旁边,扭头给黄四喜说了一句:“黄师侄不要见笑,家家有本难念的经,等你将来娶妻生子,就知道其中的酸甜苦辣了。”
“我明白。”
黄四喜不会对不戒和尚取笑什么。
虽然他理解不了仪琳妈妈与不戒大师的怄气行为。
也许这是江湖人才有的特殊脾气。
他回忆了一番仪琳妈妈的情况,然后问仪琳:“我上月到白云庵拜会定逸师叔,见一位哑婆婆对你关怀有加,这位哑婆婆在恒山派多少年了?”
仪琳很是奇怪,不知黄四喜为什么提到哑婆婆,回道:“有不少年头了,我被爹爹寄养在白云庵不久,哑婆婆就入了恒山,她倒是经常关心我,但派里同门相敬相爱,她对谁应该都是如此的。”
黄四喜道:“她其实用了易容术,这种易容法子我也懂,我教你一种破解易容术的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