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的跳板。
那辽东被清廷鞑子视为龙兴之地,自然不愿意被黄毛夷染指,早在顺治年间,清廷就派出重兵与高里津统领的哥萨克火枪队交战,虽然清兵每次都能击退黄毛夷的入侵,自身却也损伤甚重。
清廷勋贵发现八旗精兵无法彻底驱逐黄毛夷,索性破罐子破摔,与黄毛夷划土而治,以辽东为分界,双方互不侵扰。
清廷是真不敢北上染指黄毛夷的领地,八旗勋贵认为能够守住辽东这一亩三分地已经足矣,只要黄毛夷不来打扰他们鱼肉中原,他们绝对不会主动挑起边界纷争。
但黄毛夷却时刻准备着南下入侵。
为了更有效攻入中原,高里津作为罗刹国设在远东的总督,主动联络蒙古葛尔丹,商议携手攻打辽东。
恰逢此时葛尔丹接到吴三桂邀约,共商对付清廷的大计,高里津就陪同葛尔丹一起南下云滇。
这样一来,吴三桂起兵反清后,就可以得到四路强援。
蒙古自西向东,罗刹国从北向南,藏境出兵川蜀,闯军则与平西王府诸军合力扫荡中原,到时东南西北一齐动手,覆灭清廷并不困难。
吴三桂望向高里津,笑着问:“阁下出兵后,决定如何行军?”
高里津与传译陆高轩抵头交流片刻。
却听陆高轩回道:“王爷,高里津总督说,等将来攻灭清廷,罗刹国和王爷的辖地,就以山海关为界,他们决不踏进关内一步!山海关之外,本来都是满洲鞑子的地界,罗刹国只占满洲人的老巢,决不占中原的一寸土地!”
吴三桂心想,放在三四十年前,辽东哪里是鞑子领地?那辽东千里河山全是明廷王土,鞑子也只是明廷臣属,他们是犯上作乱抢走了辽东而已。
不过为了自己的王霸之业,吴三桂觉得满足高里津的要求,只要罗刹国愿意出兵牵制八旗精锐,就算让他割让辽东,他也在所不惜。
宴会进行到这里,吴三桂已经与诸方势力达成了结盟条件。
他心情甚是欢快,嘱告众贵宾:“不日之后,本王会以天下水陆大元帅、兴明讨虏大将军的名义起兵,驱逐鞑子,收复中原”
他话未说完,坐在黄四喜身旁的柳大洪忽然打断问:“敢问平西王,你这‘兴明讨虏大将军’是谁册封的?倘若将来有人问起永明王的下场,平西王应该如何作答?”
永明王就是永历帝,当年是被吴三桂从缅境生擒回来,又亲自下令处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