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四喜在荆州城取出天宁寺宝藏后,继续统兵北上,连克中州与北直隶,又势如破竹攻入京师。
等他最终兵围紫禁城,收复中原全境,前后耗时不过三年之久。
这个征战速度肯定是前无古人。
期间黄四喜也没有遭遇什么大规模抵抗,几乎是兵不血刃荡平各地。
其实黄四喜自己对于定鼎天下并没有多少喜悦,因为他知道世界局势正处于剧变期,他现在仅仅是平定了内忧,仍有外患没有解决,自是任重道远,还未到欢呼雀跃的时候。
但是追随黄四喜起兵的功臣却大不一样,他们冒着性命危险替黄四喜夺取天下,从龙之功必不可少。
眼下黄四喜已经入主京师,接下来肯定要享受胜利成果。
就在黄四喜攻破紫禁城当日,劝谏黄四喜登基的奏折就蜂拥到了黄四喜御前,即使那些中原之外的降龙军将领,也专门派人把奏疏送至京城。
远在台岛的延平郡王府里。
号称岛上三杰的冯锡范、刘国轩、陈近南,正统领各自家将,在王府内紧张对峙。
当初黄四喜起兵反清时,三杰全都力劝延平郡王郑经兵发闽南,声援黄四喜的降龙军。
郑经却没有冒然出兵,他打算是静观其变,等降龙军在中原打上几仗,确认降龙军有抗衡鞑子的实力,他再发兵去闽南抢占地盘也不晚。
但郑经万万想不到,降龙军兵贵神速,他尚在观望之时,降龙军将领孟铮与丁游已经统兵攻占了闽南全境。
由于降龙军所到之处,各地官绅与百姓纷纷充当内应,主动开城投降,这让郑经产生一股错觉,清廷大势已去,天下间任何反清义军,只要兵临中原,都能像降龙军一样受到官绅与百姓欢迎。
郑经就再也坐不住,打算下令给冯锡范、刘国轩、陈近南,组织兵马船队,发兵中原收复失地。
谁知不等郑经把命令传达下去,他惊恐发现,冯锡范与刘国轩竟然发动兵谏,领着数千兵马包围了延平郡王府。
此刻,郑经正领着儿子郑克藏郑克塽等一干家眷,站在堂厅门前瑟瑟发抖。
若非陈近南收到消息及时带兵赶来营救,郑经全家恐怕已经被生擒起来。
郑经望着杀气腾腾的冯锡范与刘国轩,尤显气愤,怒斥道:“你们两家世受延平郡王府重恩,为何要反叛本王?”
冯锡范阴沉着脸:“延平郡王入主台岛后,常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