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灌体内力要强过九阳内力。
一旦九阳真气出现不稳,他可以使用灌体真气进行压制,性命肯定无碍,甚至可以确保身体无伤。
关键要看他汇聚‘长强穴’的九阳真气能否顺利打通任督二脉。
由于他的九阳真气越聚越多,导致周身气温升高,热浪外冲,‘乾坤一气袋’俨然变成了一座火炉。
他见袋壁被热浪绷的极紧,已经到了撑破边缘。
他若继续强运内功,恐怕‘乾坤一气袋’会像张无忌那样,直接撑的粉碎。
他就心想:“这袋子是名宿遗物,点化后可以赋予收纳法门,这东西独一无二,毁在这里太过可惜,任督二脉打不通却没有关系,将来有的是机会进行突破。”
主要是他撑破‘乾坤一气袋’,也未必可以把任督二脉打通,他自然不舍得毁袋。
旋即一伸手,从内部解开了袋结。
随着袋口被打开,滚滚热浪狂涌而出,顺着崖洞冲出洞口。
他闭关山崖地势极高,常年堆积冰雪,洞口外尽是冰天雪地的景象,结果被热浪一冲,瞬间消融为水,露出黝黑的泥土来。
不一会儿,热气散尽,寒意冲入崖洞,骤一笼罩黄四喜,竟然触发他体内九阳真气的自动防御,内息猛然急转,给‘长强穴’上增加了一股冲击劲力。
蓦地里,这股劲力竟然在‘长强穴’上穿破一个小孔。
这小孔一开,九阳真气顿如大河决堤,汇入数寸外的‘会阴’之中。
任督二脉就此打通。
九阳真气从‘会阴’开始进入任脉,从下腹‘曲骨穴’一路上冲,经肚脐‘神阕穴’,再经心口‘中庭穴’,继续上游咽喉‘天突穴’,直至抵达面庞‘承浆穴’,最终行至额顶‘百会穴’。
‘百会穴’已经属于督脉。
到了这时,黄四喜发觉九阳真气又从‘百会穴’一路下沉,下游至后颈‘哑门穴’,再顺着脊椎沿穴而下,至‘灵台穴’,又至‘中枢穴’,再至后腰‘阳关穴’,最终回流‘长强穴’。
这是一个完整的内息大循环,运行一周天。
任脉在前胸,督脉在后背,任督二脉打通后,九阳真气开始顺着前胸后背循循流转,生生不息,且运转速度奇快无比。
眨眼之间,内息就已经往返任督二脉十余次。
黄四喜更是欣喜发现,内息循环一次,内力就增加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