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问题。
黄四喜却没有同意:“我不愿让中土境内的战火越演越烈,自隋帝杨广登基以来,虐民时久,天下百姓苦不堪言,应该设法让他们休养生息,而不是再让他们卷入战乱!我会单骑南下,找李阀谈一谈,说服他们止住兵锋!”
他瞧了荆抗一眼,又道:“我没有登基称帝,你不要再叫陛下!”
荆抗一听,觉得自己刚才是多嘴了,赶紧道:“属下遵命!”
旋即站在一边,不敢再发一言。
师妃暄听了黄四喜的表态,却是大感意外,黄四喜开口就把百姓摆在第一位,她是万万没有想到。
其实早在黄四喜刺杀始毕可汗与武尊毕玄之前,中土各地都在谣传黄四喜是一位万人屠,曾经单枪匹马屠灭了四大寇的匪盗,杀人盈野,师妃暄就想当然认为黄四喜是行霸道之人,遇事都会诉诸于武力。
但现在师妃暄已经改了看法。
她出言称赞了一句:“降龙郎君体惜百姓,这是天下人的福分,妃暄敬佩的很!但现在李阀已经称帝,恐怕任何言语都无法瓦解他们攻占京城的决心!”
黄四喜听她自报家门,问道:“你是梵斋主的弟子吗?”
去年黄四喜帮助宋缺攻占京城后,梵清惠出于大局考虑,决定召集武林正道高手,齐赴边关,阻挡有可能到来的突厥入侵。
在黄四喜攻灭突厥王庭后,梵清惠也领着数百同道赶至大利城,可惜突厥诸部被黄四喜的刺杀行动给吓破胆,撤离都来不及,哪里有胆量再南下。
梵清惠与数百正道高手就没了用武之地,这只是梵清惠动员的第一批高手,她本想向整个中土武林内那些隐居的老前辈全都发放英雄帖,后来一见局势稳定,就没有继续动员。
那时她徒弟师妃暄正奉命在洛阳看守和氏璧,并没有随行在旁。
师妃暄道:“不错,家师正是梵斋主!我给降龙郎君带来了一个不好的消息,和氏璧已经被李阀夺去,他们现在已经占据了天下大义!”
她知道黄四喜豢养有一头真龙,大义名分比和氏璧更厉害,但她环望黄四喜身侧,并未发现任何龙影。
她又解释:“当初和氏璧是经我手保管,这次宝壁遗失,我其实难辞其咎”
黄四喜忽然打断她:“此事稍后再谈!”
黄四喜早在去年时就获悉和氏璧藏放在洛阳,应该是李阀在攻破洛阳时查到了和氏璧下落,继而据为己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