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四喜轻笑起来:“你口口声声称我为道友,我怎么不是道士?如果你觉得我教出来的学生资历不够,你可以亲自到降龙书院任教,我聘请你做副院长,让这些道门弟子,将来成为我们共同的学生!”
宁道奇顿时陷入沉思。
片刻后,他措辞慎重的回答:“贫道早有耳闻降龙书院的大名,可惜始终无缘造访,不如让贫道先去书院观摩一番,到时再决定是否担任副院长?毕竟我除了道学以外,其它一概不通,若草率接受聘请,恐怕会误人子弟!”
黄四喜爽快答应:“没有问题!目前降龙学院共有三座分院,将来会在大利城修建第四座,散人可以慢慢参观,反正天下尚未一统,资助道门的钱粮尚没有影子,散人你有大把闲散的参观时间!”
黄四喜要扶持道门,并非他拉拢宁道奇的临时起意,反而是一项必须长期推进的战略。
这个战略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解决边患。
自隋以后,西域的大食国就会崛起,而且会在未来数十年内达到极盛规模,四处传教扩张,他们的传教方式偏又极其恐怖。
黄四喜要趁着大食扩张之前,先让道门在中土及周边扎下根基,同时利用道门给黄四喜的另一大战略提供便利。
等黄四喜一统中土后,他会重开丝绸之路,通过丝绸茶叶诸多货物,让域外财富尽数流入中土,以此来缔造新朝盛世。
先以道门弟子的传教探路,再以中土兵马进行通商,任何阻止传教或中土货物流通的国度、部落、或者其它什么组织,黄四喜均都不会留情,一概使用中土兵马给碾碎。
在这个过程里,黄四喜需要大量外交与军事人才,降龙书院将会成为唯一培养人才的基地。
黄四喜非常明白当下时代的局限性,所以他创办的书院仅仅培养精锐,并不会在各地都推广类似私塾,毕竟百姓温饱都没有着落,让他们读书识字根本不现实。
黄四喜通商也仅仅是为了从域外吸收财富,让中土一地国富民强,而不会在各地全面推广商业,目前仍旧是保守的封建时期,突然改造商营环境,这同样不现实。
不管传教还是通商,最终作用就是兴盛中土,削弱外域。
当然黄四喜的真实想法并不会对外透露。
宁道奇与师妃暄全都想当然认为,黄四喜以降龙书院培养道门弟子,是为了防止道门做大,将来反噬皇权。
黄四喜并不作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