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高台上瘫软下来的汪商端,士子们近乎呆滞。
汪老博览群书,可谓出口成章,以其才学折服众多士子。
就因其乃是庐阳书院的山长,无数士子放弃官学也要入庐阳书院。
那些入了庐阳书院的士子们,更以此为豪,往常面对他人时不免高人一等。
可是今日,庐阳书院的山长与陈三元公开辩论,举着“祖制”的大旗,竟输了!
还被陈三元当众批评其空谈误国,这不也意味着庐阳书院不过照本宣科。
连山长都无治国之才,教导出来的学生又如何能懂治国之道?
陈三元此一番伤害不可谓不大。
不少士子此刻竟暗暗庆幸自己非庐阳书院的学生。
庐阳书院的人又惊又怒,见汪商端久久无法起身,只得匆匆派了两人冲上高台,将汪商端架了下来。
只是一路走来,面对四周那些复杂的目光,庐阳书院那两名学生根本抬不起头。
汪商端双腿几乎是被拖在地上,一路挤到人群里。
一直到庐阳书院众人都围上来,他眼珠子终于能动,旋即便是一声嚎叫:“我庐阳书院,将败于陈砚之手!”
庐阳书院的士子们再看高台上的陈砚时,双眼已近乎喷火。
陈三元竟歹毒至此!
“有才无德,便如此猖狂,今日必要叫他付出代价!”
一名庐阳书院的士子怒吼一声,便要冲上高台与陈砚辩论,却被兵卒拦住。
庐阳书院的士子不服气地推搡兵卒,竟引发一阵骚乱。
盛嘉良眉头紧锁。
他就知今日必有一番动乱,这般快就开始了!
不过此事在盛嘉良看来,却非陈砚之过。
这汪商端一上高台,就以礼压人,但凡陈砚思绪慢些,就要被其压下去,被扣上不知礼数的帽子。
再搬出后面的祖制大山,可谓一出手就连着两个杀招,且一个比一个狠,换成任何一个人,今日必死无疑。
如此看来,陈三元实在了得。
盛嘉良忍不住回过头,仰视盘腿坐在高台之上的陈砚。
寒风袭来,吹得陈砚帽子上的毛发飞舞,竟反衬得陈砚有种不动如山之感。
收回视线,盛嘉良心中便只有一个念头:今日难熬了。
高台之上,陈砚瞥过庐阳书院闹事的士子们
点击读下一页,继续阅读 江河大爷 作品《科举,农家子的权臣之路》第406章 辩开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