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良墨摇摇头,眼中尽是对陈砚的厌恶:“如此不容人,你的敏思才学于国于民百害无一利。”
此话一出,下方的庐阳士子便激动高呼:“沈老高义!”
汪商端眼中浮现出一丝期盼。
若沈老能让陈砚名声尽毁,陈砚指责他的种种,便会烟消云散,他依旧是当代大儒,他的庐阳书院依旧是众士子追捧之处。
只要沈老能毁了陈砚
汪商端目光渐渐凝结,那期翼仿若要化为实质。
陈砚摇摇头,低头含笑。
见这位沈老穿着气度,他本以为其与汪商端不同,便多了几分敬重,如今看来,也无那般品行高洁。
既如此,那就别怪他不客气了。
陈砚再抬头,正要开口,身后便传来一声怒斥:“我的学生尚未入朝堂,就凭一己之力对抗盘踞于平兴县的庞然大物高家。苦读多年,连中三元入朝堂,却自毁前程也要死谏首辅徐鸿渐。待入松奉,平定宁王叛乱,助朝廷肃清宁淮官员,回京后再次直面奸臣徐鸿渐。老夫的学生,分明秉性刚直,不畏强权,一心为国为民,何时就成了你口中的小人?”
陈砚回过头,就见本该坐在他身后的杨夫子,此时已站起身,往常佝偻的身子,此刻却站得笔直。
他目光如电,往常锃光瓦亮的额头,此时更是亮如灯火。
那张苍老的脸上,尽是怒气。
陈砚心下感动,抿了唇,并未开口。
底下士子纷纷将目光落在那一抹佝偻的身影上,便小声议论:“此人是谁?”
一旁的士子鄙夷:“你竟连杨诏元都不知?”
“这位可是陈三元的恩师!”
不少士子连连惊叹,崇拜地盯着那位秃头老者。
这是要为自己学生出头啊。
如此良师,若能指点自己一二,自己何愁春闱不中?
点击读下一页,继续阅读 江河大爷 作品《科举,农家子的权臣之路》第406章 辩开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