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与传说中的长生药,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只是,这些核心秘密,又岂能轻易示人?
徐锋面上露出沉吟之色,似在仔细权衡利弊。
片刻之后,他才缓缓开口,语气中带着几分似是而非的不确定。
“我对长生药的了解,大多也只是源于一些道听途说的古籍杂谈,真假难辨。”
“不过”他略微停顿,似在努力回忆,“我早年游历之时,曾在一处破败道观的断壁残垣之中,偶然得到过一页古老的丹方残卷。”
“上面记载的内容晦涩难懂,语焉不详,似乎与炼制某种夺天地造化的丹药有关。”
“当时我年少无知,只觉荒诞不经,并未深究。”
“今日听阁下提及长生药,倒是让我想起了此事,或许那残方与传说中的长生药,真有几分关联,也未可知。”
这番说辞,真假参半,虚实结合。
青囊药经的存在确凿无疑,但得到残方的地点和过程,自然是随口编造,不必深究。
说罢,徐锋走到一旁相对平整的石壁前,伸出手指,以内力为笔,在落满灰尘的石壁上快速勾勒起来。
他并未直接默写青囊药经的原文,而是巧妙地调用了“万物洞悉”的逆天能力,结合青囊药经换血续命篇中关于延寿丹药的药理,
再融入方才从壁画中感受到的古老祭祀气息,以及那虎符仿品中蕴含的“大秦龙气”和“兵煞之气”的某些特质,
以一种匪夷所思的方式,现场推演、编造出了一份似是而非、真假难辨的长生药残方。
这份残方,既蕴含着部分真实的上古药理精髓,足以让洛阳这样的行家看出些许门道,
又不乏他故意设置的、看似高深莫测实则错误或无法验证的理论,甚至还隐晦地指向了几味早已绝迹、或只存在于传说之中的药引。
如此一来,既能恰到好处地展现自己的“价值”,满足洛阳的部分求知欲,又能有所保留,不至于彻底暴露真正的底牌,更能借此机会,进一步试探洛阳的深浅和真实目的。
须臾之间,一幅结构复杂、符文古奥的丹方图案,便跃然于石壁之上。
徐锋退后一步,指着石壁上的图案,对洛阳道:“便是此物。”
“此方残缺不全,且文字古奥难辨,我钻研多年,也仅仅只解开了十之一二。”
“阁下见多识广,或许能从中看出
点击读下一页,继续阅读 琅琊君 作品《北凉世子?我让徐凤年当去》第59章 丹方虚实探长生,飘渺仙踪觅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