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站的视频,因为他最初获得的3点科技点就是看直播获得的,那看视频应该也差不多。
结果不行。
“难道因为直播是实时的,所以才行?”
“或者国际空间站并非科技奇观?”
因为这玩意不是技术问题,是认定问题,所以路云打算找其他人旁敲侧击的讨论讨论。
于是晚上吃饭的时候路云就跟于星辰等人聊了聊自己白天“受邀”去看空间站的事,然后话题一转,发动“声台形表”技能说到了国际空间站的科技含量问题。
其他人很快就热烈的讨论了起来。
“国际空间站到底是设计建造的时间太早了,它的技术已经比较落后了,看着巨大到在地面能肉眼可见,但那正好是它技术落后的表现。”
“没错,虽然国际空间站号称第四代载人空间站,最大的特点就是桁架结构,但其内在仍然是积木式,420吨规模中供航天员工作生活的舱段规模仅有180吨左右,这些舱段就是以积木式结构组合在一起的。”
“对,而且那180吨舱体规模受限于各国的标准不一,以及舱体研发时代的技术局限性,又导致大量的空间浪费与闲置,好几个舱室组合到一块的能力才抵得上天宫空间站的一个舱室。”
“咱们的天宫空间站后发优势非常强,两个实验舱上边的柔性电池翼应用了“三结砷化镓电池”,光电转换效率达到了30%以上,是国际空间站太阳能电池翼发电能力的将近两倍,两部电池翼加上核心舱电池翼的发电功率可达100千瓦以上,而国际空间站四部巨大电池翼的发电功率只有90千瓦。”
“国际空间站就是时代的局限性,技术不行,所以才要使用巨大而累赘的桁架结构,并且最早发射的舱段已经服役差不多20年了,老化严重,指不定什么时候就”
“虽然这么说有些占便宜,但是等天宫空间站在太空组装完成之后,它就是当代最先进的空间站,什么三代、四代规格,那都是唬人的”
“没错,我们承认天宫空间站有后发优势,但是也不耽误它就是目前最先进的空间站,除非再后边有其他具备后发优势的新空间站”
路云大概知道问题出在哪了。
国际空间站确实够大,但因为技术老旧,所以不被认定为科技奇观。
毕竟科技奇观的重点是“科技”,给的也是“科技点”。
反过来说,天宫空间站虽然只有三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