饵就怪了。
星河荣耀成立于一八年,它造的是起飞质量30吨的固体小火箭,别看跟“万户”火箭差距那么大,但照样用了不少路云的开源技术。
它的首飞任务就有商业订单,是国内首个低轨卫星物联网星座——天启卫星。
它由38颗卫星组网而成,提供全球短数据采集。
致力于为全球物联网相关行业用户提供覆盖全球、准实时的物联网卫星数据服务,真正实现空中、海洋和地面的万物互联,构建天地一体化的卫星物联网生态系统,全面解决海上、空中以及陆地网络盲区的物联网数据通信问题。
它从一八年就开始发射了,都是蹭航天国家队的火箭,并且有什么火箭用什么火箭,前前后后用过六个型号。
这也没办法,谁让它的一颗卫星才几十千克重呢。
这次用星河荣耀的“谷神”首飞箭就是因为便宜。
并且也是相信蓝星航天的开源技术。
同时“谷神”也学“万户”首飞的时候送了几颗老板母校的学生卫星。
星河荣耀的老板是北航的。
所以“谷神”火箭太阳同步轨道300千克的运力就带着一颗50千克的“天启”卫星和几颗学生卫星首飞成功!
路云记得这型火箭上一世也是首飞成功,
另一边,深蓝之箭的“红雀二号”跟蓝星航天的渊源就深了。
它的箭体直径也是3.35米,也是可回收火箭。
只不过高度矮了点,只有50米,而且用的还是液氧甲烷燃料。
也因为他们没有路云那么大胆,所以各方面的设计都比较保守。
比如没有用共底储箱,而是用了传统的燃料罐设计,造成了箭体质量过重,且燃料携带较少的情况。
这让“红雀二号”的起飞质量只有220吨,并且一次性运力只有6吨,可回收运力则是4吨。
如果按照“万户”火箭的比例来算,其实“红雀二号”的一次性运力能达到9吨,可回收运力则是能达到6.7吨。
不过深蓝之箭确实是第一次搞可回收火箭,用的燃料还不是传统成熟的液氧煤油,而是液氧甲烷,用保守设计也是合理的。
现在最重要的是火箭先飞起来再说。
至于那些可挖掘的运力,之后再挖也不迟。
也因为保守,所以“红雀二号”的首飞并没有像“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