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对接口可不一样,只能跟太空码头的唯一一个对接口对接。
要是这里出了问题,就算有第二艘太空穿梭机去太空接应也不好接应。
当然,国家队已经在搞新的空间站舱室了,为了应对以后的需求,天宫空间站二期工程的舱室比一期工程要大得多。
一是要有直径1.2米的方形对接口用来对接太空穿梭机。
二是有了7米直径的大型整流罩,舱室可以做的更大了。
但这都需要时间。
并且在一段时间内国家队只会有一架太空穿梭机。
国家队现在也知道太空穿梭机用起来又方便又便宜,并不甘心让它对接在空间站上“空闲”半年。
但太空穿梭机离开了天宫空间站,那航天员紧急返回地球的手段可就没了。
而这个时候,国家队之前研究的充气式货物返回舱试验舱就派上了用场。
也就是之前新一代可重复使用载人飞船首次试飞顺便搞的那次实验。
新飞船上带了一个小的充气盾,带上去的之后只有一小块,等释放展开之后它回自行充气膨胀形成一个充气的“隔热盾”,可以为它后边的东西隔绝再入大气层时的冲击和热量。
(充气隔热盾)
它的作用就跟载人飞船上安装的那个沉重的“隔热大底”一样,但要更轻便,更便宜。
飞船的基础硬件轻了,那自然可以搭载更多的东西。
这其实不算什么黑科技,上世纪七十年代就开始研究了,国外称之为“充气式再入和下降技术”。
用途是使用充气结构展开折迭的大型防热盾,使得阻力更大弹道系数更低、更好的推开前方炽热的空气层,从而减速更快、受到的气动加热更低、返回地面更经济安全。
还有发射储存体积小重量轻、比降落伞坚固的多,因此能在降落伞无法承受会被扯烂的高度和速度下安全展开使用等优点。
国外发展充气式再入和下降技术主要是瞄准未来载人火星任务,因为火星大气非常的稀薄,降落伞减速虽然适用于几百千克到两三吨的无人着陆器、火星车等,但是对几十吨的载人着陆器、居住舱等就无可奈何了。
于是就想出了充气隔热盾取代降落伞和刚性隔热罩来减速到安全的速度后再用反推火箭进行软着陆。
而除了火星应用和返回空间站样品外,还可能用于宇航员应急逃生返回地球等用途。
点击读下一页,继续阅读 猫李猫气 作品《这个明星要登月》第434章 机动无赖战士!充气隔热盾保证单机突出大气层!(40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