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对于老中的人民来说可比元旦重要多了,因为很多老中的人民觉得只有过了春节才算新的一年。
当然,主要也是元旦只放假三天。
而春节放假七天。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在春节期间的消遣行为也有很多变化,现在很多家庭都会在春节期间走进电影院看电影。
这也让春节档像兵家必争之地的“徐州地方”一样,成了“电影必争之档”。
其实一开始国内是没有春节档的,这也是摸着老美过河。
上世纪九七年的时候老美300多家电影院首次同步首映了同一部电影——派拉蒙影业的教父!
以往好莱坞的电影一般会先在纽约、洛杉矶等大城市上映,待一段时间后再将拷贝运送到其他地区依次上映。
而那一次打破常规的同步上映让影片获得了空前的成功,教父不仅于当年斩获了1.3亿美元的票房,也掀起了“现象级”讨论热潮。
电影发行公司意识到当电影成为大众瞩目的文化事件,那么它的市场效应将被放大很多倍。
至此,电影档期的概念开始逐渐成形。
之后随着电影发行机制与市场营销进一步完善,“档期”这一环节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以老美电影市场为例,它们以夏季、秋季和节日档期最为重要,这三个档期上映的影片数量几乎占全年总数的70%。
夏季档也被称为“暑期档”,是全年票房收入最高的档期。
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暑期档大片是七五年首映的大白鲨!
而秋季和节日档期则在圣诞节、新年与奥斯卡评选的多重加持下,变得更为重磅。
老中的电影观众对“档期”的认识基本始于港区电影。
从上世纪八十年代起,每至岁末,港区演艺界一些明星会自发凑在一起,不计片酬的拍摄以“恭喜发财”、“家有喜事”等吉祥词命名的影片。
内容以喜剧为主,有知名明星参演。
这些影片便是早期“贺岁档”的雏形。
到了九五年,龙哥和阿梅主演的红番区以“贺岁片”名义引进内地,最终收获了9500万元的票房。
这在当年仅次于票房1亿,施瓦辛格主演的好莱坞大片真实的谎言。
那也是内地观众第一次在电影院中接触“贺岁片”。
后来甲方乙方成了内地第一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