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月底的时候,金谷园举办了一场清谈。
数十宾客高谈阔论,嬉笑怒骂,好不快活。
拓跋贺坐在外围角落里,随着谈话内容,时而附和,时而尬笑。遗憾的是,没什么人理他,他根本挤不进这个圈子。
他身旁坐着一个中年人,名叫山绍,不过并非出身河内山氏,而是正儿八经的鲜卑人,原姓铎。
这个姓氏非常古老。乞伏鲜卑联盟的第一任首领就叫话铎莫何。
铎,鲜卑语山居者。
莫何即莫贺,鲜卑语中乃父、伯、叔之意。
翻译过来就是乞伏部铎氏族的山居者叔叔。
他曾被远近各部共同推举为首领,建立乞伏氏联盟。铎莫贺遂以部为氏,
后世子孙皆以乞伏为姓。
山绍就是没跟着迁徙的那部分乞伏部族人,平日里经常跑去平阳,与一帮匈奴老儒生互相唱和,能写诗赋,擅长书法,通晓礼乐,最近在洛阳游历,结果被五原郡公征辟,出任友一职。
因为同是鲜卑人,拓跋贺、山绍二人颇有些悍悍相惜。
昔君方至平阳,瘦弱不堪。一别数载,不意丰腴至此。山绍指着拓跋贺凸出来的肚子,笑道。
拓跋贺也笑了,道:那会担惊受怕,后来想通了,天子气惊人,他既让我活,那就活。
君心思明彻,乃有福之人。山绍笑道。
笑完,又问道:君为何来此?
他指了指满座宾客,多为洛阳权贵或士族子弟。
丞相之孙、左骁骑卫司马王式光(王贤)邀我前来。拓跋贺说道。
哦?山绍若有所思,道:君或有好事。
自远说笑了。拓跋贺叹了口气,然后闭嘴了,显然不想多说。
你可知那的部众要被发还了?山绍问道。
这却不知。拓跋贺有些惊讶。
那是他的弟弟。
当年平城告破前夕,那自付留下必死,遂出奔索头川,而他则留在母亲身边,陪阿娘咽下了最后一口气。
一辈子被母亲控制着,这不许那不能的,养成了他唯唯诺诺、软弱无能的性子。老实说,拓跋贺在那一刻是有些反思的,但一切都来不及了,万念俱灰之下,他又想起了母亲的好,于是陪着弥留之际的母亲,哪也不去。
要死,就一起死好了。
只是没想到梁帝胸襟宽广,竟然不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