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刘虎为国戌边多年,功勋卓著。
其又约束部众,不曾越阴山南下,滋扰朔方、河西二郡,似可原宥。或可书信一封,催其前来。
你是这么想的?邵勋问道。
是。拓跋什翼犍抬起头来,看向邵勋,坚定地说道。
王氏手下意识一紧。
邵勋看向王丰,问道:礼之,你意下如何?
王丰暗叹一声,道:陛下,臣以为当发兵击之。
邵勋看向奚牟汗。
奚牟汗立刻说道:陛下,该打!
他们两家早就有数不尽的仇恨了,巴不得发兵攻打,还能捞点好处。
你部今年可受灾?邵勋问道。
受了些霜冻,新出的草有些稀疏。奚牟汗道。
丝奚部不种地,只放牧。
其实草场受灾不重,因为其牧草返青晚,反倒躲过一劫。
此番代国受灾最严重的反倒是半耕半牧区,纯游牧影响不大。
不过这时正要要好处的时候,奚牟汗自然知道该怎么说话。
你部可领三万斛粟麦,以解危厄。邵勋说道。
谢陛下赏赐。奚牟汗大喜道。
此非赏赐。邵勋说道:汝为代臣,代国乃大梁属国,故亦是朕之子民。既受灾,当有所赈。
丝奚牟汗有些发愣。
赈济?多新鲜啊。拓跋力微时代,各部受灾,倒是互相帮忙的,这也是部落联盟存在的意义。
后来有些混乱,国势也有些衰弱。
到了拓跋猗卢兄弟时代,同样互帮互助,凝聚力较强。
不过猗卢晚年耽于享乐,国政荒废,终为子弑杀。随后拓跋鲜卑便陷入了长期的混乱,互相之间不打起来就不错了,还互帮互助?难。
猗卢时代最为鼎盛,拓跋十姓之外还有七十多个大大小小的部落受节制,而今能有一半就不错了。
赈灾,那只存在于一个有能力、有威望的雄主统治的年代。梁帝邵勋是这个雄主吗?
奚牟汗神思不属间,已被小吏领走,拾责部首领封震入内觐见。
邵勋看了下王氏,王氏微微点头,意思是这个部落相对可靠。
你部原居濡源,后迁移至东木根山以南,与长孙部相邻。多年以来,也算尊奉号令。淮南之战,你部出了一千人。荆州之战,你部亦出兵八百。朕如何忍心见到忠勇之辈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