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确地说是天子一一手里的一条选官途径。
他现在威望高,其实随便用哪条途径选官问题都不大,都能走通,但儿孙辈就不一定了,肯定有扯皮。
所以太子说得没错,这条选官途径弥足珍贵。
当然,也不是完全没有问题。
太学、国子学学生质量的巨大差距,很直观地表现出了老牌士族与军功勋贵之间家庭教育、学识底蕴以及考试能力的差异。
也就是说,即便这条新路,目前也大部分被士族子弟占据了一一这其实也是士族不太反对这条选官途径的原因之一。
你说得没错。邵勋说道:这条路需得好好护住了,否则后患无穷。国子学那边,以后会慢慢起来的。
说罢,一一扫过诸子的脸,见他们都明白了后,挥手令诸人退下。
太子留在最后,犹豫了下,又走了回来,道:阿爷,昨日有属吏向儿进方士——”
邵勋看向儿子,目光颇多审视,道:为何?
其人看到了露华问对,便毛遂自荐,投到了中舍人辛佐门下。辛佐再向儿推荐,说说什么?邵勋问道。
说可为父亲炼制长生丹药。邵瑾一咬牙,说道。
荒唐!邵勋斥道:世人谁不死?谁能长生?我平时怎么教你的?辛佐即刻罢职。
是。邵瑾脸一白,仍坚持道:儿自然知晓父亲本意,只是世人愚昧,未必能体此苦心。
儿觉得觉得—让太学、国子学慢慢选官就行了,习名教之人多了,自然可一扫玄风。
你想用儒者治国?邵勋看着儿子,问道。
邵瑾低下头,不语。
颖川庾氏素以儒学传家。邵勋说道:庾元规虽谈玄论道,但朕知其所学乃儒家经典。
说到这里,邵勋微微叹了口气。
父亲,这有什么不好的?邵瑾突然抬起头,说道:儒家分君臣、定贵贱,上下井然,稳如泰山,不比玄学好么?
这回轮到邵勋不语了。
他没想到,儿子已然有了自己的想法。
其实,站在自私的角度来讲,儒家那一套很得统治者欢迎,对稳固大梁朝的统治极有帮助。
只是一一他不知该怎么回答,
或许是自己的野心太大了,总想留下点印记。
玄学纵有千般不好,但开明程度是儒家难以企及的,但或许也正是太开明了,以至于各种争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