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尔高原,但往来十分密切,几个国家一直玩着皇帝轮流做,明年到我家的游戏,谁强大了就让其他国家称臣附庸,衰弱了就当孙子认怂,给别人做附庸。
至大宛后,若其民尚恭顺,则请其护送至康居。邵勋继续说道:朕翻阅前朝档籍,普武帝泰始中,康居国曾遣使入洛阳献马,彼时使者自言国势不振。而今时过境迁,
朕怀疑其各城邦已然自行其是,国不成国矣。前番见粟特胡商,其虽语焉不详,但朕猜到几分。你过去后,当打听清楚。
臣遵旨。庾蔑回道。
他对康居国的印象十分薄弱,唯一记得的便是此国曾与莎车国争夺过大宛的宗主权,
但那也是很久之前的事情了。
在西迁匈奴残部以及波斯的联合挤压下,这个国家不会已经灭了吧?纵然未灭,大概也差之不远了,因为现在来中原做买卖的胡商多自称粟弋人或粟特人,从没听过自称康居人的。
他大胆猜测,康居王很可能已是有名无实的傀儡,国中四分五裂,诸侯并据。
当然,也仅仅是猜测而已。
中原和西域的交流太少了,自后汉以来便音讯不通,偶尔有一两回入贡或遣使,也无济于事。今上大概是想弄清楚西域的实际情况,引得万国来朝,满足一下自己的虚荣或许也谈不上虚荣心吧,谁不想这样呢?特别是今上又这么好大喜功。
庾蔑离去之后,邵勋继续在建章宫内批阅奏疏。
太子很上道嘛,政事堂不决的事情,他也不敢擅作主张,只附一下意见,然后快马发来长安,交由邵勋裁定。
除此之外,太子还把初步定稿的晋书送了一份过来,请示有无修改之处。
邵勋还没看,不过对太子这番姿态很满意,心中的疑虑消失了很多。
傍晚时分,王银铃带着元真等人走了过来。
一家七口人坐在一起,高高兴兴用完了晚膳。
邵勋先问了下阿六敦、圆月、遥喜、阿五四人的学业,然后让他们退下,独留王氏、
元真二人在建章宫。
力真,你的兵已经自西域撤回来了,可曾抚慰?邵勋问道。
阿爷,我特地等到十月底,掏空家底,一人发了两匹绢才走的。元真说道。
哈哈,整天和阿爷哭穷。邵勋笑了笑,道:凉城兵回来后,可曾说什么?
都说高昌富裕,比凉城好。元真回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