及卖出去,于是就拿茶叶来抵了。
元规倒是心善。宋纤赞道。
这是实话。庾亮这种权贵,无理还要搅三分呢,更何况他占着理。
另外,宋纤也微微有些惊讶。他听说过商票这种事,多年前流行起来的,据说最初源自今上与景福公主之间的一桩逸事。后来,有人发现了开商票的好处,便效仿之。
只是没想到,这会竟然流行到荆州那边了。
当然,宋纤也知道商票只可能在小范围内流行,一般是相熟之人或有头有脸的大家族开具,半年或一年后兑付。
公允地讲,此举便利了货殖,令买卖大兴,朝廷多收了税,但纠纷也是难免的,是是非非,他看不清楚,也不太懂。
宋公有些过誉了。庾亮闻言轻笑,解释道:而今但凡在坊市名列商籍的大商贾,甚少带银钱出门了。坊市可记账买卖,结束后若有短差,便需开商票,或者私下里计议偿还方式。此法通行各处,商徒纷纷叫好,毕竟当年石崇——
宋纤听了亦笑。
堂堂荆州刺史,靠打劫商旅变成全国最富之人,这等荒唐事大概也只有司马晋才有了。
而在凉州,不过是短途买卖一一以凉州诸郡间的道途计,其实也不算短了一一就有商徒带过十几辆马车的铜钱出门,别说沙漠盗匪了,就是普通百姓看见了也要心动啊。
再者,一些有责任心的州郡官员,为了避免本地百姓无钱可用,经常私下里劝商徒不要带铜钱出境一一虽说是劝,可你敢不听?
很多买卖做不成,都是有原因的。
今上捣鼓的很多东西,初时不觉有异,甚至觉得多此一举,但十几年、二十年下来,你就慢慢看到效果了。
他在商贾这个群体中的名声是真的好。
喝完一碗茶后,眼见着天气有些阴沉,宋纤便起身告辞了。
庾亮将其送到门外,方才回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