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娘家也出点状况,不过还是没准信的事。
如今听了薛姨妈捧场的好话,心思也不禁松了,那小子做事称皇帝的心,怎么说对贾家也是好事。
淡淡笑道:“薛家太太过誉了,他这等年纪,就有了这样的排场,已经有些过了,人可是要知足的。
再说如今可是太平年月,凭他在能折腾,也没有封侯封公的命数。
只是他这一年到头,没几日在家里安生的,都在外面起劲折腾,还尽做些刀枪血兵之事,万一做出祸来,到时候那个给他收拾。
我倒是希望他府上过些安生日子,大家彼此都干净轻松。”
薛姨妈笑道:“但凡有本事的儿郎,加上年纪又轻,那里能在家呆得住的,必定都是要四方行走的。
不要说琮哥儿这样出色的,就说我家那个糊涂孽障,还整日整日的不着家呢。
但凡家中的儿郎,只要年岁大些,成了亲安了家,心思就定下来了。
琮哥儿也必定如此,到时就会安生在府上,给老太太你尽孝。”
薛姨妈只是说些顺耳的客套话,但其中定亲安家的话头,贾母听在耳中,却心中不由一动。
她突然想起前些日子,宫中甄老太妃送来云雾宝茶做礼,以示亲近之意。
还有保龄侯陈氏上门提醒,甄老太妃筹谋贾琮和甄三姑娘赐婚之事。
贾母自然不愿意贾琮娶外家之女为妻,她一向想着让贾琮给她娘家增添威势,娶自己的侄孙女史湘云为妻。
薛姨妈刚才无心之言,一下子勾起贾母的心思。
她想到贾琮很快就要回京,眼下又在金陵立下功劳,万一他回了,甄老太妃筹谋得逞,宫中以酬功为名赐婚。
那贾母自己一番打算,可就落了空了,自己的孙子,如何能肥水流去外人田。
贾母心中思量,如果提前定下贾琮的亲事,宫中赐婚也就不攻自破了。
贾母略想了想,对贾政说道:“当初我把琮哥儿接到西府来养,放在二房膝下,你这做叔父的也该多为他操些心。
如今他身上已有了爵位,在贾家子弟中也算立业在身。
琮哥儿过了年,也就十五岁了,已到舞象之年,是可以许亲媒妁的年岁了。”
贾政笑道:“老太太这话有道理,琮哥儿虽年轻,却已是正经的功成名就,的确该是成家立室的时候。
老太太见识多,心中可有能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