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贾政听说了消息,也都心中如释重负,贾琏犯下边关贩卖盐铁之罪,能保住性命也算大幸,他们也从没奢望贾琏能全身而退。
虽然还是免不了一个流配边疆的命数,但贾母和贾政多少还有些见识,知道贾琮在辽东立功授勋,连东府的爵产根基都在辽东。
他们出身高门大户,日常听多了这样的事情,多少高官显贵获罪流配,就因人地生疏,无人看顾,都活活客死异乡。
贾琏发配去了辽东,等同到了贾琮的地头,必定就能得到兄弟的关照,将来也能活着返回神京。
在贾母想来这大概是贾琏最好的结果,再想到贾琮心中多少感慨,自己和这孙子虽不亲,可偏偏家中最顶事的还是他。
她对身边的鸳鸯说道:“你去东府叫琮哥儿来说话。”
又对迎春说道:“你兄弟官场上有根底,倒是问问琏儿要去多少年头,也不知我能不能活着等他回家。”
迎春安慰道:“老太太必定长命百岁,自然能等到二哥回家,琮弟刚才出宫回家,没坐一会儿,就去了城外工坊,如今人不在府上。”
贾母奇道:“他不是丁忧去官,怎么还要出去办公差?”
迎春说道:“圣上之所以免了琏二哥的死罪,就是因琮弟做出新式火器,立下功劳。
如今圣上恩典已下,琮弟自然不好怠慢,虽然去了官职,但火器司的事情还是要他去做。”
贾政听了抚须赞叹:“家礼全而不忘劳心国事,家门虽有子弟不肖,但还有琮哥儿这样的,总算是万幸。”
贾母听了儿子的话,心中忍不住一阵膈应,儿子说什么子弟不肖,不仅是说贾琏,多半还有她的宝玉。
老太太想到最近荣国府接连出了坏事,先是死了大儿子,接着大孙子又犯下大罪,几乎丢了性命。
可即便是这样,东府那小子依然可以逆风翻盘,依然事事都走出光彩。
贾母想到贾琮的风光,又想到还在房里养伤的宝玉,心中忍不住一阵叹息。
黛玉、宝钗、探春等姊妹听了贾琏的消息,也都心中欣然。
毕竟贾琏是同府的兄弟,虽说有些荒唐纨绔,但待人也算厚道,在姊妹中口碑不错。
家中大概只有王夫人对这事不在意,她也能猜到贾琏被流配辽东,有了贾琮的关照,将来必定能太太平平返回神京。
如果自己侄女又生下男孩,那时长房长子一家子齐全,又有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