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会试三场九日结束之后,进入举子试卷筛选评等程序。
十八个同考官会分阅五经,并筛选取中答卷,最终一并递呈春闱主考官评选名次。
虽然在春闱大比中,主考官的地位十分尊崇。
但是对于普通举子来说,同考官的份量,在某种程度上不亚于主考官,在某些关键之处,比主考官还要紧。
因同考官负责举子试卷的初评筛选,如果你的试卷,连同考官评阅的过不了,就无法到达主考官案头,更不要谈中试及第。
虽然,春闱主考官为避免沧海遗珠,翻阅复核同考官黩落答卷的惯例,也有才华卓异的考生,因此被重新取中。
但这样的幸运者,毕竟只是极少数,名落孙山的举子,不能期盼都被这样的好运砸到。
而且,能担任同考官的官员,也都是举业精湛的大才,通常情况也很少出现走眼的情形。
所以,对于大多数举子来说,同考官的份量才是最重的,因为他们掌握了举子春闱及第的命运。
地位尊崇的主考官,对那些才华卓绝,意图在会试之中独占鳌头者,才是举足轻重,因为取中举子的名次,最终由主考官评定。
主考官对举子的作用,更多是在会试之后,因为举子一旦及第,会和主考官形成座师门生关系。
但凡能遴选为春闱主考官,无不是声望隆重的朝廷高官,他们对门生的提携和举荐,对于初入仕途的进士,作用十分巨大。
春闱的主考官因众目睽睽,主持春闱大比,所以朝廷都会在春闱之前,明文昭告,内外皆知。
但在春闱昭告之中,并不会公布十八名同考官姓名,他们的名字会和其他属官混杂同列。
这也是朝廷深知同考官职司特殊,防范有人在春闱入试之前,暗中勾连同考官,生出舞弊阴晦之事。
因同考官人数众多,除了主考官之外,其他人并不知同考官花落谁家,也算春闱之前一大话题。
当初市面上出现那本蓝皮册子,上面罗列的主考官人选,其实也不过五六人之数。
但那些举子风行拜谒之举,却不单限于五六个主考人选,而是蓝皮册子上所列春闱属官,都受到举子不同程度追捧拜谒。
就是因为这些列名其中的属官,不少人可能就是本届春闱同考官,一旦拜谒结交,请益指教,互通文风。
即便将来的会试阅卷为誊写糊名,但未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