伐果断之人,府上家奴一向敬服,还有人没来由嚼舌头?”
探春叹道:“凤姐姐确是个厉害的,且这些闲话并不关她的事,所以才会流传。
这些天西府有婆子老奴私下闲扯,说老爷太太都搬去了东路院,连大嫂子和兰儿也跟了过去。
宝二哥即便出于孝道礼数,也该早早搬过去便是,如今继续住在荣国府,也是因着老太太的体恤怜惜。
但宝二哥房里如今还配十几个丫鬟,外头还配了十个小厮,排场竟比老太太还大。
又说三哥哥又爵位和官身,如今还是家主,这等尊贵身份,身边得用的丫鬟小厮,不过一掌之数,连宝二哥的零头都不够。
相比之下,宝二哥的排场有些过于僭越
这话头最初不知哪个提起,眼下在西府各房流窜,如今也查不到来路。
加之二哥哥房里人多事少,丫头小厮与人歪话碎语,常和他人有些纠葛磨蹭,所以话头一起,更加议论纷纷。”
探春说到这里,其实心中有些叹息,宝玉栈居西府,虽然和家门礼数不合,但也算不上罪愆之事,左右就是老太太宠溺罢了。
三哥哥是个做大事之人,况且他安居东府,并不是常去西府,自然懒得理会这些芝麻小事。
但是他不理会此事,不代表其中的家门礼数,就可以让旁人视而不见,归根结底,如今西府可是三哥哥的家业。
老太太是老祖宗,身上有祖母的位份,她不提这些话茬,旁人不好多说什么。
但是太太如今是东路院主母,又是宝玉的亲娘,以太太的思虑城府,怎么会不知道这些礼数,又怎么可以不去在意?
如果太太足够警醒利落,早早消减宝玉身边的丫鬟小厮,让西府少有一些耗费之处。
即便宝玉违礼住在西府,三哥哥不去理会,旁人一时也挑不出什么毛病,如今事情闹出,可就不好收拾了。
三哥哥托了凤姐姐看管西府,而凤姐姐一贯又是个有手段的
探春声音有些低落,说道:“其实我早就已经猜到,这样的事迟早要生出来的。
我听说前几日凤姐姐去和老太太商议,三哥哥的房头之事。
刚巧太太也来荣庆堂,还向老太太讨鸳鸯,让鸳鸯入宝二哥房头。
听说鸳鸯知道此事,便露出话锋,她绝对不依这事,要一辈子伺候老太太到老。
鸳鸯姐姐在西府奴才中人缘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