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等忌讳人物,心中未尝没有探究的心理。
不过是读书人在血气方刚之龄,对古怪和冒险之事难免向往,只是刘吉川文录流传稀少,一直不得其便罢了。
大周立国已近百年,时间久远之下,刘吉川当年那点破事,早就没人在意,但依旧难改其文流传偏窄之状。
如今得了黄宏沧的指点,孙守正自然不会错过这等雅趣。
当然,孙守正对此事在意,一出黄府就找寻萧家书铺,其中还有另外一个隐晦原因。
方才他去黄府拜会之时,看到黄宏沧书房书案上典籍堆叠,很多都在翻阅状态,还有几张写满文字的宣纸。
他虽不方便详看,但也能猜的得出来,黄宏沧作为春闱主考官之一,身负会试制题之责。
那些堆叠翻阅的典籍,那些水墨淋漓的宣纸,必定是黄宏沧正在殚精竭虑编撰考题。
而那本唯一被他看清书名的刘吉川文录,也正处在翻阅状态,是否也和黄宏沧编撰考题有关
孙守正会这般揣测,倒不是有什么不好的心思,主要是他眼下身为春闱同考官,对和春闱相关之事,自然而然会多加留意。
等到车夫带他找到萧家书铺,孙守正有些迫不及待进入书铺。
萧家书铺地方甚为宽敞,是文翰街上开脸较大一间书铺。
可能当下临近春闱大比,大部分举子都在闭门苦读,极少有人会到书铺闲逛。
加上如今世道,书籍只是读书人和士大夫的奢侈物品,寻常百姓忙于三餐温饱,那个有闲钱和闲心买书。
因此,偌大书铺之中,来往购书之人并不是很多,人气显得有些寡淡。
他见到柜台上有一年轻人,身穿浅棕团花暗纹长袍,仪容整洁,神情泰然,正在拨打算盘,校对账本,看样子像是书铺掌柜。
店堂里有个打杂老者,五六十岁年纪,双颊褶皱,一脸风霜,穿身洁净的粗布衣裳,拿着鸡毛掸子,慢条斯理的给书架掸尘。
那老者见孙守在书架前走动,微笑问道:“这位官人可是寻找什么书籍?”
孙守正问道:“这位老人家,听说铺子里有付印出卖刘吉川文录,不知摆放在何处。”
那老者听了这话,目光微微一凝,说道:“这位官人请跟我来。”
他带着孙守正走到一处书架前,拿出一本书籍递给孙守正,封皮上正写着刘吉川文录几个字。
孙守正微